严肃考风考纪 加强社会监督

08.12.2014  18:14

  考试招生关系千家万户,涉及考生切身利益,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作为招生考试机构,在教育部、省招委和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我们以阳光工程和平安工程为主线,不断规范考试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尤其在考试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严抓严打违纪作弊,全省考风考纪逐年向好。截至目前,2014年全省在自考、研考、成考、高考等考试和评卷复核中发现和查处违纪和作弊考生2565人,违规率较往年又有所下降,但个别考试违纪作弊现象还比较严重。

  多年来,招考办不断加大打击考试违纪舞弊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非法助考和高科技舞弊仍多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看,社会诚信系统紊乱,投机取巧、唯利是图之人大有人在,年龄越大,作弊越多,利害越大,作弊越猖獗;非法助考机构潜滋暗长,如狼似虎,呈现团体化、产业化、高科技化发展趋势;一些非法助考机构受利益驱使,不断变换方式,打着所谓“保录包过”“独家人脉”等旗号,组织窃密、诈骗和大规模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作弊手段不断花样翻新且越来越高端,有的“枪手”采取指纹膜技术逃避指纹检查,冒充考生;有的犯罪分子使用“云发射机”进行远程操控传递答案信息,在利用网络传递作弊信息时使用暗语,加之防范舞弊技术手段落后,财力物力投入不足,这些都给我们防范和打击“助考”作弊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新的挑战;网上涉考有害信息屡禁不止且越来越泛滥, 每到考前,互联网上便大量充斥涉考有害信息,有贩卖所谓“试题”和“答案”的、有贩卖所谓“考生信息”的、有提供“助考”服务的等等,严重扰乱国家教育考试的正常秩序;查处考试舞弊缺少法律依据,对有些严重舞弊行为无法定罪,违法成本低,收益惊人,高额暴利,一定程度助涨了舞弊者的嚣张气焰。从教育考试系统内部看,个别办学单位为招揽考生增加创收,违规与非法机构联合办学招生,考试组织和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威胁考试安全、公平的隐患。


      为确保考试安全,有效打击舞弊行为,长期以来,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治考,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要肃清各种以考图利的机构和个人,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各方监督,让违法助考机构暴露在阳光下,让舞弊者如过街老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还考场以纯净,还考试以公平公正。


      目前,我省全年承担40余次、150余万人次的考试任务,确保全年平安、顺利、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绝非易事。多年来,为严肃考风考纪,切实维护考试公平,除全面贯彻教育部有关考务规定外,我省采取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举措:对考生加强诚信考试教育,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对考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进行遵纪守法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尤其重点进行防范识别通讯工具作弊能力培训;坚持回避制度,异地设置考场、抽签、轮换监考,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防范舞弊;不断创新工作,高考坚持领导包片、省派巡视员蹲点包楼巡考制度,成人高考首创全国一题多卷考试模式并得到教育部认可和推广,研究生考试也在部分科目实行了一题多卷,英语四六级考试已开始实行多题多卷考试,部分重要国家教育考试还在评卷中通过核对笔迹、公安技术人员鉴定、公示期满后按教育部33号令进行作弊处理;坚持国家教育考试厅际联席会议制度。近3年来,在几项国家教育考试前,一直坚持开展网络环境净化专项行动、考试周边环境清理专项行动、警示教育专项行动、作弊器材整治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取得了明显实效。
 

      今年12月下旬,我省将举行三项重要教育考试:20日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27-28日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7—28日全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总参考人数将达57余万人。从历年考试的情况看,这三项考试都是违纪舞弊多发高发的考试项目。为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全省考试工作人员要加强自律意识、责任意识,勇于担当,严防严抓,切实维护考试公平公正。郑重提醒广大考生,诚信考试,守住底线,千万不要心存侥幸,投机取巧,因小失大,也不要轻信非法机构虚假宣传,谨防上当受骗,造成人财损失。同时,欢迎广大考生、社会及媒体监督。省招考办监督举报电话: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0451—82376286;全省高中统一学业水平考试0451—82376281;全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0451—82376058;纪检0451—82376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