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锦市十三个村二百六十户农民热追一个“社 ”

10.07.2014  10:55
  本网讯(张霁月)  磁力吸引13个村的农民跨村入社,多渠道经营领着社员奔“钱程”,富锦市东农水稻种植合作社就是新型经营主体中的一朵“奇葩”。社员在“能人”杜国东的带动下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一举打破越种地越穷和农民增收难的双重“枷锁”,农民变身社员生活也跟着变了样。 

  杜国东原来是做农资生意的,一次进货时候他发现,同样购买化肥自己的价格和别人却差很多。一打听才知道低价入货的是一家合作社。颇懂经营的杜国东看出了里面的“门道”,当时他就想:如果也成立合作社“抱团”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将省一大笔钱,这样农民就直接受益了。 

  起初只是想着为乡亲们如何省钱,2010年合作社成立,身份升级为理事长的杜国东把合作社的“雪球”越滚越大,他又开始想如何能让社员多赚钱。 

  为什么大家都看好你的合作社?农民按原来的方式种地不也能赚钱吗?面对记者的疑问,杜国东抛出了一句大实话:“农民自己家没有多少地,不能形成规模就赚不到钱,只能是越种地越穷。” 

  他举个例子试图让记者听懂这话:“比如说我家种10垧地就必须上农机具,现在一台插秧机最少1万元,大型农机具多则十几万,一般农民家庭拿不起这笔钱。不买农机就得租车,这就产生了费用。除了农机这部分,农资投入也是‘层层扒皮’,农药、化肥、秧盘、水费、收割时的人工费再有银行贷款利息,处处都是钱。一圈下来,赶上个好年景还完银行的贷款剩余也就够个年吃年用。如果在合作社,很多钱都可以整合化简,统一农机,统一购农资,统一管理,在很多环节都省钱,省下的钱就是农民最直接的收益。” 

  “我们合作社的管理员就是最好的例子,让他和你聊聊吧。”杜国东说。 

  等待的顷刻间大雨如注,孙力一进门就开了腔:“这么大的雨要是以前我早就犯愁了,现在下刀子我都不用操心了。” 

  西安村村民孙力是合作社的“元老”,合作社成立第一批入社,现在他已经尝到了甜头。“我家就36亩地,以前种地都靠贷款,还没见着钱先欠银行钱,一年到头提心吊胆就怕遇了灾还不上钱。现在把地交给合作社到年底等分红就行了。我和老伴给合作社打工,一年还能挣两万多”。 

  “老孙都在市里买楼了,你说变化大不大。”一位社员在一旁打趣道。 

  孙力成了合作社的活广告,很多邻村的村民都来找他打探“消息”,有意加入合作社。慢慢地一传十,十传百,合作社的社员已经覆盖了13个村,社员达260户。 

  把地流转给合作社,农民就可以放心外出打工,租金加上打工的钱等于赚了两份钱,这远比被“”在土地上赚得多,而且土地租金收入是旱涝保收的“死钱”。 

  社员李荣全一家今年将在合作社拿走7万多元。李荣全把地租给了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打工年收入2.6万元,媳妇在香菇大棚里打短工预计能收入1万元,儿子给合作社当“农机手”也能进账1万元,再加上租地的钱,一家人不出村就手拿把掐地赚了钱。 

  围绕土地还做点什么文章?“不安分”的杜国东进行了多种尝试。 

  他尝试利用水稻育秧大棚种植经济作物,2013年通过大棚二次利用年增收近30万元。今年,合作社与锦程菌业签订单开始种植香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