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存较大提升空间

14.10.2015  10:01

  第七届中俄医药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寒地心脏病会议在哈尔滨召开。董亚楠摄

  作为第二届中俄博览会期间中国和俄罗斯两国学术交流的重要议程之一,首届中俄青年学者重大疾病(心血管病)防治学术会议、第七届中俄医药学术会议暨第五届寒地心脏病会议近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认为,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冬季及高纬度地区的代表省份黑龙江省,其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的患病率和致死率急剧飙升,且远远高出其它季节和南方地区,相关防治工作刻不容缓,任重道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教授介绍,黑龙江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相邻,西部与南部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相邻,由于地处边陲,受寒冷气候、饮食及生活习惯影响,本省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颇高,并且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全省居民的首位死因,占比高达55.7%。而高血压本身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同时它又是冠心病等其它诸多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调查显示:2011-2013年,我国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约为2%,而2014年黑龙江35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病率为5.0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从长远看,该省脑卒中的发生率在未来20年里仍呈增高的趋势。

  中俄专家讨论并指出,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饮酒、精神紧张、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等均是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就黑龙江而言,环境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寒冷作为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能被低估,寒冷对高血压的形成有显著的影响。气候寒冷可使居民养成不同于气候温暖地区人群的饮食及生活习惯,例如膳食中盐(腌制食品)和脂肪含量较高,喜好饮酒。以黑龙江省为例,该省人均食盐约13.3克/天,超出推荐量122%,高钠膳食成为不容忽视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全省人均食用油脂34.2克/天,也超出推荐量14%。此外,由于北方地区冬季漫长,在白昼短暂、室外温度低的环境下,居民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的时间亦相对较少。长此以往,超重及肥胖人群增加,使体质指数成为寒冷地区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

  与会专家认为,高血压是中俄两国北方省份公共卫生领域的焦点问题之一,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防控策略方面要结合寒冷的特点,明确寒冷在高血压发病及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加强卫生宣教,改善饮食结构,鼓励身体锻炼,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针对各种可控危险因素,建立有效应对四季变化的干预方案,力争降低高血压发病率,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从而进一步降低北方高纬度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编辑:李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