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俄博览会:新起点,借势新机遇提档再出发

05.07.2014  18:13

成长了24年的“哈洽会”,在中俄全方位合作的大背景下,因升格为“中俄博览会”而站到了新起点。

身处“难得的历史机遇期”,这届展会攒足了劲儿完成一系列突破:谈合作不仅仅锁定经贸,还涵盖艺术、教育、人文等众多领域;促交流不再就事论事,还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全方位合作延至文化交流直达内心,高层次对接直面积弊务实求解。

这是一次经历了多次“蝶变”携手世界的发力,也是两个国家间寻求合作发展的诚意释放。它为中俄两国突破性发展开掘了新机遇,为全球客商打造了一个商机满满的新平台。

国与国”对接催生“高大上”洽谈

哈洽会”升级为“中俄博览会”,开启了中俄经贸交流的新局面。俄罗斯变客为主成了“主办方之一”,是展会的最大改变。哈市贸促会会长李纬介绍,今后该展会凡涉及中俄双方的议程、会务,都要“先沟通、后敲定”。这个举办了24年的展会从此不再是一国内务。

作为感受中俄双边合作脉搏的重要平台,为期近一周的博览会“实况气象”折射出中俄合作的“大气候”。

这个平台上展开了国与国间的高端对话。汪洋副总理和罗戈津副总理共同讨论中俄合作的重大问题;中俄十大智库参会议政,发出中俄合作的主流声音……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还把自己的摄影作品展办到了会展中心的展馆里。

两国重大产业或将因这个展会而产生基因突变。俄罗斯技术集团、联合航空制造集团(OAK)、天然气工业银行等俄罗斯100强企业近半数参会,与中方北车集团、华为、北大荒、中国银联等“国家队”、行业“大佬”展开对接。交流洽谈涵盖两国农业、能源、装备制造、尖端科技等多个重大领域,阵容强大程度前所未有。

高规格的推介洽谈催生高水平的战略合作。6月30日,中俄两国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北斗”与俄罗斯“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次日,双方龙头企业又签下投资500亿元人民币联合建立大型运输机基地协议……这样的中俄组合,必将影响未来全球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更多的民间投资者而言,迎来的是千载难逢的商机。首次参展的河北卓达集团与俄罗斯雅库茨克市政府签署10亿美元战略协议,双方将合作实施俄方危房改造项目。“没想到签得这么快!”落笔后仍没“回过神”的卓达集团俄罗斯项目负责人,开始惊异于中俄博览会的高端影响力。

走心”合作里的“”与“

台湾睿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道威来哈,是冲着俄罗斯的天然气。俄很多油田的天然气直接在井口烧掉,他们公司希望将这些天然气收集销往其他国家。最初他担心,“俄罗斯是否会给这样的机会?”但很快,他发现自己可能“撞上大运”了——“俄罗斯地区日”上23个州区密集发布的产业政策和合作信息中,许多是寻求矿产、石油资源的联合开发。

更让吴道威们兴奋的,还有俄各州区发布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滨海边疆区宣布进入当地的生产项目前5年免缴所得税和财产税,勘察加边疆区称投资方可扩大获取土地的面积和使用类别……这次博览会几乎成了俄方尤其是远东地区小伙伴们重大政策和信息的发布台。

让人瞠目的量变在迅速累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与人口最多的国家间经贸合作纵深质变的契机,开始在博览会上展现——多年来阻碍中俄双方合作的现实积弊被一一晒出:农产品过境双重征税,电子支付在线结算难,货物通关效率与检疫标准差异大……每一场会议的话题,总能牵动市场和投资者的神经。

两国高层部门直面“嫌隙”,当场面谈。让一切落到实处,是双方共同的心愿、共同的努力。

与投资、贸易无关的深层交流也在各领域蔓延。十余项“非经贸”活动被隆重推出:中国医药学术大会召开了,中俄大学校长论坛举行了,多个俄罗斯知名艺术团体的表演开场了……3日,一场中俄文学合作交流会如期展开——通过文学影响探求精神共鸣,交流直达两国人民的内心。

多年来,我们一直讲对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但困惑是,虽有成绩,效果不明显”, 省政府副秘书长康翰卿说,谋划“哈洽会”升级的过程,是决策者调整对俄经贸思路的过程,“我省已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必须走全方位合作的路子,用全方位合作来带动经贸合作。”令人欣喜的是,首届中俄博览会按预期迈出了坚实脚步。

无边界融合“发掘”市场新机遇

首届中俄博览会上,从参会主体与洽谈内容的“高大上”,到具体合作推进的“深广实”,都在构筑一个亚欧两大国无边界融合的新样本——通过地区要素强力重组,共同提升市场竞争力。

会场上、展馆里,无数商机涌动。

浙江义乌小商品城集团公司副总裁张航告诉记者,他们通过本届中俄博览会,对接上了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东北亚国家的相关部门和贸易实体,今后计划把产品打进东北亚,顺便把东北亚小商品再返销中国。“由此,可实现生意版图的东北亚扩张,还有了对国内市场二次挖掘的机会。

先行者已尝到了这种“重组逆袭”的甜头。

哈尔滨福信投资有限公司在滨海边疆区辟建了中国大豆种植园区。“俄罗斯土地资源与种植标准高于国内,当地法律严禁种植转基因作物,由此我们种出了国内没有的高品质大豆”,公司销售人员宋海峰介绍,这种俄罗斯黑土地与中国最好加工技术相结合出品的“混血”大豆,价格是国产普通大豆的三倍左右,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已炙手可热。

也是这一思路,副省长孙尧在展会举办的中俄经济合作高层智库研讨会上提出,“机电产品应该‘联合出品’”。他指出,俄罗斯的机电零部件在中国市场比成套设备更富竞争力,中方则在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两国企业在机电产品强强联手,能造出更高性价比的机电类产品。

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让中俄双方走到了借融合增强彼此竞争力的路口。如何在龙江与东北亚之间开启各种通道,实现资源重组,已成为中俄双方在展会内外必须面对的课题。

为世界搭建的新舞台

本届博览会召开之前,许多人都担心“哈洽会”变成“中俄博览会”后,会使其他国家、地区放弃展会。但事实上,中俄博览会增强了地区之间要素重组的可能,创造出了更多商机,各国家和各地区参会热情也高于以往:美国、加拿大等31个国家的162个政府经贸代表团从世界各地赶来——中俄携手打造出的这个面向全球的开放式合作新平台,让他们不忍错过。

法兴银行(中国)曾专门在哈举行“走进俄罗斯”论坛,讨论中俄关系深化所带来的贸易潜力,众人不约而同把哈尔滨视为开疆拓土的切入点。法兴哈分行行长直言,当初其选择在哈开分行,就是为了抓住中俄贸易的巨大商机。

升级为国际级的中俄博览会,不仅能加深中俄两国的交流合作,同时也让德国企业看到了更多商机。”德国马格德堡市副市长莱纳·尼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客商已在会上找到合适项目。他还热情邀请哈尔滨代表团参加11月份在德国举行的绿色能源会。

中俄携手激活欧亚市场要素,成功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韩国200多家企业首次踏入本次展会的东北亚日用品博览。参展的韩国和南集团表示,已与透笼国际商品城达成合作协议,将在透笼建设韩国商品城销售韩国高端日用百货商品,并在哈投资建两家食品厂,让越来越多的韩企来哈落地。其目的,除了哈尔滨及周边市场外,更要把哈尔滨作为进军俄罗斯远东市场的“中转地”。

(来源: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