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卫星导航联手叫板“GPS”

01.07.2014  12:31

  昨天,作为中俄博览会暨第25届“哈洽会”期间13项国家级重点商务活动之一,中俄两国共同签署了卫星导航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中俄两国在卫星导航领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叫板“GPS”的硬实力。

  据了解,目前中国“北斗”与俄罗斯“格洛纳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物流、海洋、渔业、旅游业、防灾救灾和社会管理等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双方的系统操作、服务性能、应用模式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通过强强联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全球的市场竞争力。

  自2012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以来,系统应用广度和深度逐年提升,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国产BDS/GNSS导航模块销量已达200万片以上。北斗已经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智能驾考、通信授时、电力时统、救灾减灾、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特别是北斗交通领域率先实现了规模化应用,全国共有30余万辆重点运输车辆安装了北斗兼容终端,汽车市场已完成20余万台北斗终端的安装和销售。

  不久前,俄罗斯航天署副署长谢尔盖·萨维利耶夫表示,预计在俄罗斯境内将建设3个中国“北斗”系统地面站,而在中国境内也将建设3个“格洛纳斯”系统地面站,未来两国建设地面站数量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这一计划在此次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也有体现。

  除计划在中国建设“格洛纳斯”地面站外,俄罗斯还计划在包括巴基斯坦、印尼、泰国等全世界36个国家建设50个“格洛纳斯”地面站系统,以提升这一导航系统的竞争力。通过与俄罗斯合作,中国的“北斗”系统也将从这一计划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