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PK万圣节,中外鬼节有什么不同?

01.11.2015  11:04

  中新网讯 10月31日是万圣节,一起来看看中外“鬼节”各自的精彩吧!

   —节日氛围—

  ※中元节※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中元节除了祭祀祖先,也有许多禁忌,这一天我们总会格外的小心,害怕触碰了什么禁忌会招来霉运,所以中元节显得格外的静穆严肃。

   ※万圣节※

  在国外所有节日当中,最能让孩子们和童心未泯的大儿童们狂欢尖叫雀跃不已的,除了圣诞节,就是万圣节了。万圣节最初也与祭祀习俗有关,但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娱乐性质很强的节庆活动,主要表现为狂欢。

   —节日起源—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半,民间习俗称之为“鬼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道教称之为“中元节”。关于其来源,有不同的说法,道家有天、地、水三官,中元节来源于地官赦罪的说法,地官的生日即是中元节。

  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在七月十五供奉十方僧人,替母赎罪,终于将母亲解脱出来的故事。

  体现了我国中华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善终”与“孝道”。“鬼节文化”承载着这一思想,也使其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经久不衰,流传至今。

   ※万圣节※

  万圣夜(Halloween)(又叫鬼节,万圣节前夜)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英语国家的传统节日,而万圣夜也被我们叫做万圣节。关于万圣节的来源,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已经逝去之人,其灵魂会在这一天重返人间,寻找替身。

  人们为了避免先人亡魂来夺取自己的生命,于是点燃火炬,还用各种动植物来装饰自己,借以吓走鬼魂,躲过灾难,这也是后来万圣节化装舞会的来源。

   —节日风俗—

  ※中元节※

  中元节的习俗最主要的莫过于祭祀先祖了,人们在这一天一般会用燃烧纸钱、点燃蜡烛等方式缅怀先人,祭祀亡灵。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明祭祀与绿色环保的倡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鲜花祭祀或网上祭奠的方式来寄托哀思,传承中元节文化。

  其次,放河灯也是一个流传较广的习俗。人们将一盏形似荷花的灯放于水中,任其漂流,以普度水中的鬼魂。

  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盆会”,各大的寺庙到农历七月内,来往的香客、信徒络绎不绝。有的人是的进香祈福祭奠,有的人是与法师们一起为亡魂们诵经超度。愿他们早登极乐,脱离六道之苦。

   ※万圣节※

  南瓜灯几乎成了万圣节的一个标志。为什么会有南瓜灯呢?其实和我们放鞭炮为了吓走年兽一样,人们为了在万圣夜吓走游魂,便用植物果实块根等雕刻成可怕的面孔摆于门前,于是便有了经典的南瓜灯。

  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也是其中的一个标志。这天年轻人会穿上各种奇装异服,不管是吓人的、美丽的、怪异的,各种造型应有尽有。

  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地讨要糖果,口中说着“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乱。遇上不肯配合的大人,小朋友们就可以有理有据地“作恶”一场了。

  “鬼节”不刺激?看鬼片!对于生性不喜热闹的年轻人来说,最适合他们的万圣节传统就是聚众看恐怖片了。虽然说想看电影随时都行,但在这节日的气氛下,想必会是别有一番风味的新鲜体验。

   —节日美食—

  ※中元节※

  濑粉

  中元节当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

   花馍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羊形,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形,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形,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就是“”,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另一传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鸭子下去,好让鸭子游泳载他们回来。

   扁食

  在江苏省,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饺饼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县,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万圣节※

  万圣夜的重头戏还是在餐桌上。你既要准备好美食来招待那些前来捣乱的“小鬼”,更要在这个特别的节日为你的餐桌装扮一番。万圣节有几样吃的东西是必备的:南瓜派、苹果、糖果,有的地方还会准备上等的牛羊肉。

   糖果

  “不给糖果就捣乱”,万圣节的糖果最经典的是橘色、棕色和黑色的包装,造型以鬼怪居多。

   南瓜派

  南瓜派在美国南方本来就是初冬最常见的食物,在万圣节只是更应景而已。除了南瓜派,南瓜子也是节日常见的零食。

   苹果

  11月1日除了是西方传统的万圣节之外,还是古罗马一个重要的节日——波摩娜节。波摩娜是“果树之神”,掌管所有果树的生与死、丰收与欠收。罗马人统治凯尔特人后,把波摩娜节和新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万圣节吃苹果的习俗。

  相比于西方万圣节的欢乐活泼,我国传统的中元节虽然是静穆的“鬼节”,但是也有很多丰富有趣的民俗形式,更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只要我们认真地去了解一下它,相信也会喜欢上它的,中国的传统节日不比外国的节日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