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疗法助高烧儿童退烧

10.04.2015  17:10

  2015年春,北京流行两件事:一个是微信群,另一个则是感冒。3月19日,一个主题为“流行感冒”的微信群悄然建立,群成员包括1个年轻妈妈和4名青年中医师。

  然而故事,却要从2014年说起。

  2014年初,猩红热在北京地区开始蔓延。

  1月20日晚9点,一辆车快速驶进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眉头微锁的青年中医师高其武坐在副驾驶上,开车的是他出诊的北京行知堂中医诊所负责人姚遥。他们此行前来,是为了一个高烧不退的8岁小男孩刘力天(化名)。

  1月19日早上,刘力天开始发烧、咳嗽,并伴有咽喉红肿、头痛、鼻塞等,症状很像猩红热。他的妈妈曾女士很紧张,“孩子班上已经有同学感染猩红热了。”

  因孩子的爸爸在外地出差,打小信赖中医的曾女士便带着孩子来到离家不远的行知堂中医诊所找高其武大夫看诊。望闻问切之后,高其武给孩子辨证为湿温发热,开了一剂由小柴胡汤加化湿清热药物的方子。

  1月19日晚,一剂药喝完,刘力天头痛、鼻塞等症状减轻,但烧仍未退,咳嗽依旧。此时,孩子已两天没大便了。

  2013年底,曾女士曾在行知堂诊所的教学基地当归中医学堂听过高其武讲的“中医育儿必修课”——她知道,如果孩子发烧的同时一直不大便,烧就不容易退下来。曾女士的心里开始有点打鼓了。

  1月20日上午,曾女士再次带孩子来到行知堂。当天,高其武正在讲课,便嘱咐诊所另一个青年中医师程刘海帮忙会诊。程刘海为刘力天开了小柴胡汤合麻杏甘石汤加减的方子。

  1月20日傍晚,结束讲课的高其武向他的老师、江西民间中医师龙帅江请教刘力天的病历。龙帅江建议:若大便一直不通,高烧一直不退,可用盐水浸白萝卜条塞肛门以通便清热;如还不行的话,则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高其武放心不下,决定去孩子家里看看。姚遥听说后,便自告奋勇当司机,并带了一些治疗儿童发烧的常用中成药备用。

  来到孩子家,高其武发现,孩子头痛、鼻塞等症状虽已好转,但发烧仍在继续。这时,程刘海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听完高其武的介绍后,他建议:可用耳尖放血法退烧试试。

  盐水浸白萝卜条和耳尖放血之后,孩子的烧退下来一些,但很快又烧了起来。高其武和姚遥决定,陪曾女士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

  因猩红热流行,深夜的医院仍然人声鼎沸。排队等候化验结果的过程中,高其武一直用揉板门、退六腑、平肝清肺等小儿推拿手法给孩子退烧。此时,孩子虽然还在烧,但状态比之前好了一些,逐渐由昏昏欲睡转为有说有笑。

  化验结果显示,刘力天的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升高,排除了猩红热,提示可能是肺部感染,大家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下了一些。曾女士表示,“要坚持用中医方法退烧。”

  送曾女士和孩子到家后,高其武的电话又响了起来。原来,行知堂的另一位青年中医师听说这一情况后,主动给高其武打来电话,他提出:改用小柴胡颗粒兑藿香正气水贴肚脐试试。

  贴肚脐半小时后,刘力天全身出了一层细密的透汗,烧终于退了下来。此时,已是21日凌晨1点。

  两天时间,四位青年中医师齐心协力,终于将一例儿童顽固发烧拿了下来。“中医只要对症,疗效很确切。”曾女士感慨道:“感谢中医,更要感谢四位温暖的中医人。”

  “在行知堂,医生和患者之间、医生和医生之间的互动是温暖的。”行知堂中医诊所创始人李永明说,这种温暖的互动,源于当归中医学堂为年轻妈妈们开展的“中医育儿在路上”全国公益巡讲和“中医育儿必修课”系列课程,也源于行知堂中医诊所为青年中医师们定期举行的诊余茶话和学术交流活动。

  “医生对患者的关爱和帮助,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理解,以及医生之间的精诚交流与合作,是中医能真正服务百姓,并健康持久发展的基础。”李永明总结道。

编辑:何双印
省委第十二巡视组向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反馈专项巡视情况
按照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8月29日,卫生厅
巡视公告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卫生厅
关于变更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门户网站域名的通知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