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重元月生产开门红

24.02.2017  12:06

  一重核电石化事业部双带极自动堆焊生产线。米迎新  黑龙江日报记者姚建平摄

  米迎新 黑龙江日报记者姚建平

  春节刚过,齐齐哈尔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水压机锻造分厂里,钢铁巨人般的15000吨水压机正在锻造“华龙一号”产品,红彤彤的毛坯在水压机的锤击下溅出耀眼的火花。

  中国一重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干部职工工作劲头十足,正以更加扎实、坚定的步伐,向着将中国一重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与服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的目标全力进发。”

  中国一重元月生产实现销售收入6.05亿元,新签订货合同23.92亿元,销售回款8.27亿元,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并实现扭亏为盈,扭转了自2015年1月以来连续24个月亏损的局面,胜利实现了元月开门红。

  近年来,中国一重陷入了历史罕有的困难和挑战。合同订单不足、货款回收困难、产品任务量不均衡、经济运行状况不佳,2015年、2016年连续出现巨额亏损。面对困难,中国一重领导班子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应对挑战,以全面深化企业改革为动力,以脱困振兴为目标,打响了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攻坚战。

  自2016年5月以来,中国一重采取一系列措施,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营销为龙头的运营机制,调整营销机构设置,坚持市场在哪里,营销队伍就建到哪里,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设立分公司,积极与市场靠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率领公司领导班子全员抓营销,主动担当“推销员”,先后拜访二十余家央企总部,与近50家中央企业进行沟通联系。积极加强对外合作,公司以强强联合为目标,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先后与中国核建、中国节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就高温气冷堆项目和垃圾焚烧项目进行合作,在国际市场开发上,成立了俄罗斯办事处,重点开发对俄市场,在伊朗成立伊斯法罕容器项目组,负责容器产品市场的开发。

  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企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2016年胜利实现了“双80亿”目标,为公司实现扭亏为赢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1月7日,中国一重新签合同实现了重大突破。与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签订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二期工程的锻焊加氢反应器和环氧乙烷反应器设备的制造合同,合同总金额超过15亿元,这是中国一重历史上最大一个石化项目订单。核电产品是中国一重发展“六大”板块产品之一,目前中国一重核电产品订单继续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在中国一重大连核电石化事业部生产现场,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防城港等核电站建设中,中国一重不但承制了全部六台主设备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还先后承制了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管道等设备及其锻件,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覆盖率。”

  为更好地肩负起核电装备国产化的重任,近年来中国一重投入巨额资金对富拉尔基铸锻钢制造基地和大连棉花岛核电装备制造基地进行世界先进水平的改造。与此同时,中国一重还在天津组建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对核电本体材料、生产制造工艺的研究开发能力居于国内同行业之首。凭借自身的不断努力,中国一重取得了由美国工程师协会颁发的ASME系列证书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具备从炼钢、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到机械加工、装配、检测的全流程生产能力和手段。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一重成为掌握“二代加”和“第三代”核电大型铸锻件和设备制造技术的企业,可年产10台套机组的核岛和常规岛主设备铸锻件、5台套压力容器、12台套主泵泵壳、3台套蒸发器、稳压器和堆内构件,彻底扭转了我国核电重大技术装备所需关键设备和大型铸锻件受制于人的局面。目前,国内80%以上的核电锻件、70%以上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均由中国一重生产。中国一重已先后完成红沿河机组、阳江、宁德、方家山、福清及三门2号机组等共计40多台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设备的制造任务,其中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36台,同时制造完成了稳压器3台,完成了千余件核岛一回路主体锻件的制造任务。中国一重还实现了商用核电中国制造的国际市场效应,为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I期、II期提供了核反应堆压力容器设备。

  未来发展,中国一重将把核电装备作为公司发展的兴企之器,坚持创新驱动,加快结构调整,强化板块建设,继续巩固在国内外核电领域的优势地位,担负好国家的使命。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大力推进市场开发、技术开发与合作,实现核岛一回路主设备的全覆盖,成为中国核岛装备的领导者、国际先进的核岛装备供应商和服务商。(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孙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