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格局下的中国定位之一:全球货币政策分化下的中国平衡术

19.03.2015  19:41

  新华网北京3月19日电(记者樊宇 沈忠浩)全球货币政策趋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由于增长不均衡,各主要央行做出了不同的政策回应。“分化”成为当前全球金融格局的“关键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在最近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后删除了加息前瞻指引中的“耐心”措辞,拧紧货币龙头的用意显露。在经济减速与通缩阴影笼罩下,欧洲正式全面启动大规模购债行动,日本则延续并强化了宽松政策。

  这样的分化不仅出现在发达经济体中,新兴经济体内部也各有不同。俄罗斯、巴西连续加息;中国和印度政策均有所放宽;智利、土耳其和匈牙利接连下调利率。

  如果说去年是全球货币政策出现分水岭的一年,今年这样的分化趋势无疑将更加明显。全球资金在货币政策变动及变动预期下悄然调整,金融资产配置策略正发生根本性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近日警告说,美国将迎来自2006年以来的首次加息,即使货币政策正常化进展顺利,金融市场的波动也可能危及稳定,加息的溢出效应恐将让新兴经济体再陷恐慌。

  拉加德所指的恐慌之一便是强势美元带来的挑战。美联储加息预期已将美元推向高位,衡量美元对6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3月中旬一度突破100大关,创2003年以来最高。美欧货币政策背离进一步加剧了非美元货币的贬值压力。欧元、日元、英镑、澳元、新兴市场货币等纷纷黯然失色。拥有美元负债的国家和企业将面临水涨船高的债务成本。

  其次,随着美联储政策反转,新兴市场面临的资本外流风险加大。全球新兴市场证券基金研究公司统计显示,截至去年11月份,从新兴经济体债券和股票基金市场撤出的资金达到131亿美元。

  今年年初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持续走强,而欧元对人民币连续走弱。应对美国与欧洲两大央行在量化宽松政策上的松紧反差及其带来的汇率变动和资本异动,中国央行政策如何拿捏引人关注。

  中国货币当局正视了挑战,但没有自乱阵脚。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国存在资本外流的现象,但与正常的投资贸易相比量不大;随着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正常情况,而且还是比较稳定。他指出,货币政策的调整没有超出稳健范畴,保持中性立场不变。

  从央行已经使用的政策工具来看,保持稳健总基调不变不是不作为,而是保持定力主动作为,在把好货币总阀门的同时,采用定向调控思路,使用更为灵活的政策工具,支持薄弱环节发展,并把金融改革推向纵深。

  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与调结构任务繁重,而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这样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的临阵不乱符合国内外观察人士的普遍期待。

  瑞银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是略微贬值货币刺激出口,还是保持坚挺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种矛盾的取舍归根到底要看什么样的政策对中国经济效用最大,要从中国的现实利益出发统筹考虑。

  伦敦市市长首席经济顾问杰勒德·里昂指出,美欧采取的货币政策会对各自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但他们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间接的,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还是中国自身的货币政策以及中国国内市场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有分析人士呼吁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增加中国出口竞争力,对此有经济学家认为,从经济基本面看人民币并不具备大幅贬值的条件,现阶段货币大幅贬值不仅难以实现对出口的提振,还会加重资本外流,而且有悖于“新常态”下推进结构改革、提质增效的战略方向。此外,稳定的汇率有利于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英国华威大学华威商学院金融助理教授毛磊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对欧出口因为汇率变动而受冲击的情况短期内不会出现,因为欧盟消费者很难找到“中国制造”的替代品。如果欧洲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刺激欧洲市场需求,中欧贸易也将随之增长。陷入全球宽松货币竞赛会特别危险,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依赖于改革,要对这一进程保持耐心。

  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欧洲央行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由于中国经济体量较大,深化改革释放出更多内生增长动力,中国无需过多担忧欧元区版的量宽政策。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要为结构改革争取时间和空间,但货币政策从来都不是万灵药。经济与合作组织在最新的报告中说,不能仅靠放松货币政策来巩固经济复苏势头,货币政策必须得到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唯有这样,才能在危机和动荡中多一份淡定与从容。(参与记者:吴丛司、吴心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