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艺评奖为何总闹丑闻?

08.12.2015  12:22

  从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孔子和平奖”,到前一段时间方方质疑柳忠秧跑鲁奖和鲁奖诗人田禾违规评职称,再到阎安为获鲁奖送礼评委高洪波,诸如此类,中国文艺评奖,丑闻和笑话频出。是国人劣根性,还是名利诱惑大,亦或是机制有欠缺?原因究竟何在?这是一大滩纠缠不清的泥潭。

  

  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拒领孔子和平奖。

   中国各种文艺奖,丑闻迭出

  看过电影《顽主》的人大概都会对片中那场“TTT文学奖颁奖大会”印象深刻,一人发一段名人名言,各自冒充诗坛新秀、青年才俊和著名女作家,场上表演更是群魔乱舞、一锅子乱炖。最妙的还是酸菜坛子做奖杯,一股子醋味。事实上,片中这满场子闹剧在我们当下无厘头的现实生活中正在不断重演。

  前不久,九十岁高龄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被评为2015年的“孔子和平奖”,且不说被获“和平奖”的穆加贝向被认为是非洲最强硬的独裁者之一,更有趣的是这位获奖者还特义正言辞地拒绝了领奖,并指责该奖毫无公信力,搞得外交部也不得不出来澄清该奖项与中国政府无关。这就更加凸显了“孔子和平奖”的闹剧特质。

  “孔子和平奖”的主办方是中国国际和平研究中心,名称看着各种高大上,处处给人以“国际舞台上中国代言人”的字面暗示,实际上却只不过是谯达摩在香港以一万元注册的小公司,主营业务似乎就是颁奖。明明山寨气息十足,却热衷于以小博大赚名头,先后把奖颁给连战、普京、一诚法师、袁隆平、科菲•安南、菲德尔-卡斯特罗等人,其被打脸也并非仅此一次,早在2011年该奖颁给普京时,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就曾发文称孔子和平奖“一钱不值”。

  事实上,中国奖类丑闻迭出、笑话不断已是司空见惯。2014年的鲁迅文学奖,先是作家方方质疑柳忠秧跑奖,继而又出现口水诗的舆论风潮。今年鲁奖又继续曝出丑闻。方方再次质疑鲁奖诗人田禾用钱铺路,违反职称评定的常规。紧接着又有爆料称陕西作协副主席阎安为获鲁奖,用珍贵鲁迅文物向鲁迅文学奖评委会主任高洪波行贿。与此类似的奖类风波,还包括路遥文学奖,该奖从设立之初就一直受到路遥家人抗议,却又坚持评奖、颁奖,闹得是沸沸扬扬。2014年的老舍文学奖,也一度险遭取消。

  除了各种长盛不衰的挂名人牌设山寨奖,有些文艺奖项还在规模上推陈出新。据报道,2014年“艾青诗歌奖”颁奖,共评选出1704首获奖作品,现场去了400人领奖。评委没权威,作品鱼龙混杂,各种奖牌奖杯满天飞,还动辄以“国”字当头,当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以致于有些奖项又学会了贴“正宗”标签,整得跟遍地的兰州拉面似的。

  国内奖含金量低了,有人就干脆做起了国际生意。2014年,中国安徽蚌埠一中打出“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获诺贝尔化学奖”的标语横幅,可见“国际”商标的受用程度。早在孔子和平奖之前,谯达摩就已尝鲜办过“孔子国际艺术奖”和“孔子文学奖”,先后被喊停。除了国内办国际奖,还有一些人选择跑到国外去买奖。在一篇名为《为何卢浮宫近千国际大奖只给华人发?》的文章中,有人爆料说:“不去法国,花个五六万就能拿金奖,我的金奖就是这样得来的,报纸上还可以宣传……”据该作者统计,中国画家获得卢浮宫奖项约有十余种,有近千位艺术家,有趣的是,这类奖项只颁发给中国艺术家。听起来,真是一桩“互惠互利”的好生意。

  

   文艺评奖已是名利场

  为何这么多山寨奖项层出不穷?为何为获奖,撕逼不断?最大的原因在于,这里面掺和着一整个名利场。

  在中国,文艺评奖与文艺工作者的升迁、职称、待遇、名气都是息息相关的。据《茅奖为何是中国最权威文学奖?》一文统计,几乎所有茅盾文学奖得奖者,都会在得奖之前或之后,获得级别待遇上的提升。在2015年之前的全部36位茅奖获奖者中,除了宗璞和刘震云两位没有明确的级别待遇外,其余34位获奖者,都能得到至少副局级以上的待遇。此外,已经升至50万的奖金也不在少数。

  在今年方方质疑鲁奖获得者田禾的公开信中,这位诗人中学没毕业,以假学历调入作协,获得鲁奖后,他迅速破格晋升正高二级(相当于大学二级教授,是文科最高职称),并揽下众多职务,包括湖北省文学院副院长、湖北省作协副主席等,颇有一奖定乾坤之效。正因为文艺奖通常都与名利挂钩,这才引得不少评奖者争破头地四处钻营。

  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场。本来民间力量参与评奖,是对单一官方评奖的一种补充和多元化。但往往也受到利益诱惑,不少野鸡山寨奖趁机冒起,一时如雨后春笋。有些人自评自奖,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还有些人则“甘为他人做嫁衣裳”,选拔、评委、颁奖、见报,一条龙全包,有着完整产业链。已有不少报道指出,“世界名人录”、“全国十佳”、“中央领导接见”、“中华脊梁”等这些光环只需要交钱,都可以简单实现。他们运作的大部分手法都是先挂靠一个名头虚大的单位,再注册一个空壳公司承办,理想状况是能招揽几个名人站站台,倘使名人不来,也不碍事,先在获奖名单中列着,给客户的感觉是这奖能与名人同列,很有分量。事后再通过媒体发几篇软文,显得郑重其事。

  事实上,在这背后运转的,还是一整个依奖项来评估的社会选拔机制。单说就业,如今哪个毕业生手里不攥着几个奖,哪个毕业生的简历不写上三五页荣誉,心理就要惴惴不安,忍不住怀疑自己是淘汰品。当荣誉成为一种压力,他们就不得不选择在大学里想方设法挣得个名头加身。有些班级甚至搞起了平均制,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正因如此,中国文化部在2014年宣布要清理整顿文艺评奖,取消、精简达60%以上文艺奖项。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虽说在中国古代传统中,并不缺乏好攀比、成为人上人的思维。国人热衷于奖项,相信奖项的评估价值也跟长期集体生活的经验有关。相对而言,在个人主义教育下,会更易于培养自我评价的自信,而不会过于依赖奖项。但国人对奖项的热衷一定程度上跟西方竞争观念传入中国,以及中国的近代史遭遇密切相关。

  在中国近百年的近代史进程中,最根深蒂固的教育是落后就要挨打。在这些年的发展中,这一教训早已突破国家层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观念中的信条。他们相信这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不进则退。竞争的引入,通常也会导致不正当竞争的滋生。在这种竞争概念下,奖被等同于冠军。

  2006年,一支自命为“清华大学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先后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近300多所中学演讲400多场,并签售相关图书,广受欢迎。但据调查,该“高考状元励志演讲团”根本是子虚乌有,主讲人也根本不是什么“高考状元”,甚至连他们销售的“励志图书”都属于非法出版物,令人啼笑皆非。

  按《小尔雅》释义:奖,劝也。劝就是鼓励。要鼓励,首先得有榜样有标准。

  福柯在《作者是什么?》中有两类划分,他认为在人文类著作中,还留有较为突出的作者性质,虽然在马拉美之后也在衰落,但在科学领域,因为遵循一个整体的科学知识评判,其作者性质非常淡薄。正因如此,文艺类奖项的评选,不像科学类评选有着清晰的判断和规则,往往有着很大的弹性,这就给奖项的各种利益操作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国内目前奖项满天飞,丑闻迭出的现状,一来使奖项本身变得难以辨识,二来则极大地混淆了人们的理解标准。这引发的一大后遗症就是全民对奖项的不信任,并使得各种“内幕说”甚嚣尘上,各种谣言、猜测四处流传。人们对待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就是如此,一说是靠翻译得奖,一说靠国家得奖,一说又是靠抹黑国家得奖,众说纷纭。

  另一后遗症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各种“脏乱差”作品得奖,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真正在写好作品的人不断面临压力,既有获奖自证优秀的压力,也得承受读者对整个文艺环境累积的失望和不信赖。而且在这些不断递增怀疑的评奖中,一些真正有影响力的奖项为了避免争议,又纷纷把奖发给一些已经功成名就的老人,一来致使奖项过于集中,二来因此放弃了奖掖和扶助新人的功能,阻断了文学世代有序更迭的步骤。正如这届茅盾文学奖,就一直被批评太老龄化。而这些老人还常被用来在一些乌七八糟的奖项里为一些烂作品站台,借以给另一些跑奖的人抬抬身价,这也进一步恶化整个文艺写作的环境。

  奖在古代多半是由国家、家族层面的授予,而现在是资本参与,市场介入,原有的秩序打乱了,新的秩序又没有建立。如今的乱评奖,到处挂名头,此类现象跟当下环境中耻文化的缺位有着很直接的相关,套用鲁迅的一句话:“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在一个流行“表演”的时代,没有人把崇高还看成崇高了。只要能出名,能牟利,人们不仅挂好名声,甚至追求恶评,到处出丑卖乖,想想倒真应了北岛“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诗句。

  

   结语:

  中国的文艺办奖,不仅奖项杂乱,标准混淆,而且充满各种丑闻、笑话。原因在于和利益挂钩的奖已是一个大的名利场。而相应地,文艺类奖项评选有弹性空间,又缺乏合理透明的评奖机制,然后致使劣币驱逐良币,并引发整个民众对奖项的不信任。要杜绝此类现象,首在制度上公开化、透明化,并防止奖项和利益之间的过于直接的关联,真正建立起奖项与作家之间相互的尊严。奖不是怕多,怕的是像鲁奖这样,成为鲁迅的最大“污点”。(谢窦)

编辑:鲁光
张献忠沉银遗址被确定在四川彭山
  据新华社成都12月27日电(记者童方)记者27Hljnews.Cn
“莱茵”杯钢琴比赛黑龙江赛区选拔赛举行
  黑龙江日报讯(记者潘宏宇)由德国杜塞尔多夫音乐Hljnews.Cn
2015西泠秋拍开槌莫奈作品成交价逾2000万元
  据新华社杭州12月27日电(记者冯源)西泠印社Hljnews.Cn
外媒盘点2015年度最佳航拍图 包括中国北京大堵车
  黄金周假期结束时,中国北京规模庞大的交通堵塞。Hljnews.Cn
《中国美术报》在京创刊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专电(记者周玮)《中国美Hlj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