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委书记王爱文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蓝图

22.05.2015  11:52

  在佳木斯市委十二届62次常委会议上获悉,佳木斯市美丽乡村建设蓝图已经绘就,将遵循“规划先行、统筹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兴农惠民、点面结合”的原则,围绕“一心两沿一环”,重点改造建设104个中心村,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佳木斯市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工作,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迅速传达了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据了解,2014年佳木斯市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按照深化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有关部署及“干净、整洁、绿化”基本目标要求,全面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仅改变了乡村面貌,更取得了农村工作方式方法发生明显变化,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农民的素质明显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和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的综合性成效。

  据介绍,2015年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统领,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重点改造建设中心村104个,每个县(市)及郊区至少要有4个村达到省级改善农村环境示范村,25个村要达到省级改善农村环境达标村,全市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完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成任务,基本建成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优良、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佳木斯市委书记王爱文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并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佳木斯美丽乡村建设要围绕人口转移的合理趋势来研究确定规划,要把规划和建设的重点放在“一心两沿一环”的乡村。“一心”指规模较大、历史较长、人口稳定的中心村;“两沿”是指沿交通干道和沿江的乡村,必须打造好沿黑龙江和松花江这两条江的乡村,通过开发旅游项目、挖掘渔猎文化将其谋划成为两道风景线;“一环”就是环绕城市、县城周边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防止城市周边美丽乡村建设“灯下黑”的问题。“一心两沿一环”是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布局的重点,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王爱文提出,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要突出乡土特色,不能把城市的规划建设模式搬到农村去,要保留农村的乡土气息,符合农民生活习惯和发展规律;突出民族特色,要围绕佳木斯特色少数民族,在这些民族居住相对集中的乡村,打造出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要注意保留民族符号,展现民族风格;突出产业特色,要对发展林业、渔业、旅游业和农业的乡村区别规划,避免千篇一律;突出地域特色,要注意沿江乡村、山区乡村风格上的区别,并注意挖掘沿江美丽乡村特色。他强调,在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注重整体推进。乡村道路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要同步建设,供水、道路、排水统筹科学考虑。美丽乡村建设,要在整体“美丽”上做文章。要把农村泥草房改造政策和农村供水政策结合起来,立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统筹发展。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