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731”——在“731”陈列馆做志愿者的日本夫妻

16.08.2015  12:19

  【解说】在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新馆前,有一位日本老人拿着相机正在拍照。这位老人叫相马一成,今年71岁,来自日本埼玉县所沢市。自从6月19日来到中国,他和妻子相马荣子在“731”陈列馆做志愿者已快两个月了。在这段时间他们走遍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的遗址,也让他们对“731”部队反人类暴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战期间,侵华日军为了达到尽快征服中国的目的,构建了以“731”部队为中心的细菌战部队。“731”不仅是侵华日军的一个部队番号,更是侵华日军进行活体解剖、发动细菌战等反人类罪行的代名词。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731”部队得到上级撤退命令,并炸毁设施、杀死人证、焚毁资料。在“731”遗址这片土地上,至少3000多人被用作人体实验和细菌实验。断瓦残恒、千疮百孔、无声的遗址,几十年来,历经风霜雨打见证着侵略者的罪行。

  【同期】日本志愿者 相马一成

  认识“731”是25年前,在日本就认识了韩晓先生,认识了时年二十多岁的“731”遗址博物馆现任馆长金成民先生,学习了很多,交流了很长时间。通过馆长的邀请来到了中国,从而更多地了解了“731”的历史与现状。我作为一个摄影家,希望能够把731部队遗址这些资料留下来,给两国后代,共同认识历史。 

  【解说】相马一成说,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都来巨大痛苦,但他没想到“731”部队给中国带来如此大的灾害,活人解剖、细菌实验等罪行,都违背了人类道德。相马一成表示,将会把拍的照片在日本进行展览,让更多日本人了解“731”。 

  相马荣子的父亲在她出生的第二年就在太原战场阵亡,战争留给她更多的是伤痛。她说,“731”部队进行细菌实验和人体实验,这种残酷的暴行,作为日本人感到很惊讶,也很惭愧。

  【同期】日本志愿者 相马荣子

  细菌战中侵华日军遗留了很多毒气,在这个地方这么多人生活在这里。作为日本人、日本政府他们怎么理解呢?8月6日的广岛原子弹爆炸受害纪念日,日本有很多人在纪念。那中国的“731”受害者怎么办? 

  【解说】相马荣子说,“731”遗址就是提醒人们要牢记历史,不忘和平,避免战争再次发生。为了让身边的朋友更多的了解“731”部队,相马荣子把自己在“731”遗址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日本的朋友。

  在一封《战后70年》的电子邮件中,相马荣子写道:“迎接战后70周年之际,我和丈夫逗留在“731”陈列馆的宿舍,这里是战争核心区域。在这里,日军进行细菌战、化学战以及活体实验。“731”部队撤退时为了销毁证据,用几吨的火药爆破那些建筑,听说三天三夜一直有爆炸的声音。我是通过作家森村诚一的《恶魔的饱食》知道“731”部队,但百闻不如一见。”

  新华社记者 马知遥 哈尔滨报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