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体育让全民健身有据可“寻”

22.01.2016  08:06
  黑龙江日报记者谭湘竹

  一个小小的智能运动手环戴在手上,你每天运动的次数和消耗的卡路里让你了然于心。佩戴智能手环运动的人,相关数据将传送到大数据平台与全民健身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分析数据制定适合不同人的个性化训练方案。再设想这样的场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APP平台,市民足不出户就可实现体育场馆预定、比赛门票预定、体育运动装备购买或租赁等服务。这一切,借助我省推行的“互联网+体育”行动计划,在未来都能实现。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崛起,“互联网+体育”的发展速度也在日益加快。相关专家表示,随着经常锻炼人口的不断增加,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也愈发明显——参加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但场馆的利用率并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托移动互联技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同时,体育搭上互联网这趟“快车”,也会对其整体产业的推动和开发大有益处。

  2016年,我省网上全民健身系统将正式上线,目前项目已进入系统前期搭建阶段。省体育局通过龙体科技公司研发团队与淘宝、京东、360、网易及乐视体育等门户网站开展项目合作,共同研发了“乐视冰雪”APP体育场馆预订系统,系统功能涵盖体育场馆信息查询与预订、门票销售、教练员预约等内容,今年将重点对我省滑雪旅游资源开展线上预订,该系统目前已完成亚布力滑雪训练基地门票系统线上测试,下步将增添比赛预约、体育设备周边产品销售等功能。通过网上全民健身系统,居民用电脑或手机注册,该系统即可分析你的健康、健身信息,为你量身打造营养配方和运动处方。据省体育局产业办主任张强介绍,全民健身系统是一个智能服务平台,通过系统的建设以互联网+、移动终端、智能设备为媒介,引导并带动我省全民健身的开展。该系统可为全省体育爱好者建立个人体质健康档案,将个体体质监测、日常健身、运动康复等所有数据进行采集,使每一个居民都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注册,输入体质监测,智能软件就会为每个人做大数据分析,包括预判出潜在的疾病风险。该系统还将建立全省健身场地场所电子地图,满足群众就近健身需求。电子地图不仅包括场馆,还将涵盖健身社区,各地社区里的健身路径都将纳入电子地图,哪些人在健身,什么时候健身人数最多都可一目了然。借助全民健身系统,还可对我省、市各级体育运动协会进行统一管理,形成可靠组织架构,为体育活动开展,体育组织建设提供技术系统支持,并建立符合我省群体工作的网上政务系统,涵盖群体建设项目审批,体育资源政策调配。

  同时,我省已着手开展互联网+冰雪运动场馆云平台建设。到2022年我国各种冰雪运动场馆会超过千余家,整合气候、天气、场馆设施、运行状况等大数据形成云平台,无论对总局决策国家队选择何时赴何地进行集中训练还是群众个性化选择如何上冰雪都具有重大意义。如果能够率先建立并占领全国冰雪运动场馆云平台市场,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更会为我国应如何建设更具吸引力的滑冰馆、滑雪场提供优先信息和优质资源。

  借助互联网+体育的东风,每个人都享受到体育用品和运动装备的“私人订制”也将成为可能。目前,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已购置300万元的实验设备及软件,准备开展“高水平运动员脚型鞋开发系统研究”项目建设。根据专业运动员或运动发烧友不同体型特征,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开发全新的运动装备生产系统。个性化是高水平运动员比赛装备的核心需求,传统的制造技术通常采用手工定制方式和流水线开模生产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有其弊端。手工定制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成品率严重依赖制作者的经验,例如短道速滑脚型鞋,制作工艺被国外所垄断,费用高昂且制作周期长,维修困难;流水线开模生产制作周期虽短但不能满足高水平比赛的竞技模式,例如短道速滑的运动员头盔,由于运动员的个体形态差异,佩戴舒适度不佳,对运动员的本体感觉和视野造成干扰,同时由于运动员技术特征差异,其空气动力学特性距离高水平竞技要求有较大差距。3D打印技术正是解决高端运动装备个性化需要的重要手段,目前,省体育科研所正着手准备进行个性化运动装备系统研究,并已和黑龙冰刀厂进行对接,未来,感兴趣的企业可以共同参与开发该项技术并推广市场。(据黑龙江日报)

编辑: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