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昊在全省“互联网+农业”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2.12.2015  13:38
  在全省“互联网+”推进工作会之后,今天,我们再召开“互联网+农业”电视电话会议,主要考虑:农业是黑龙江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领域,要在过去良好的工作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借助“互联网+”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再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使全省更多农产品实现绿色、有机,进一步促进全省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是个方向性的问题。同时“卖得好”还能够形成一种更重要的价格机制,倒逼“种得更好”。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学习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研究“互联网+”出现的一些新情况,还是在省内调研,我都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梳理出了一些线索,所以结合省里的工作,今天在这里召开“互联网+农业”的会议。
  首先,大家还是要对中央的信号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和认识。去年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词中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福建泉州品尚电子商务公司考察调研时说:“‘互联网+’未知远大于已知,未来空间无限。每一点探索积水成渊,势必深刻影响重塑传统产业行业格局。”7月1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些都是我们推动“互联网+”工作的基本遵循。
  现在,国内“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2010年至今,阿里平台农产品销售额的年均增速为112%,农产品销售额2010年达37亿元左右,2014年突破800亿元。2013年淘宝生鲜产品销售的增速高达194%,2013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130亿元,同比增长221%,2014年达到260亿元,增长100%。在这高速发展阶段,谁能抢先一步,就会乘势而上;谁迟疑不前,就会更加被动。因此,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着重研究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怎样在国内有总需求增长空间和黑龙江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挖掘释放黑龙江经济发展潜力。当前,我省遇到了全国经济下行和大庆油田减产的历史拐点,虽然这两个因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现在叠加在了一起。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怎么挖掘发展潜力,我想有两个关键:一是要找国内有总需求增长空间的领域。比如现在继续大干煤炭行业,增加新矿,大量投资,肯定不行,因为需求不支持。石油就不同,我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60%,要是我省真有足够的储备可以增产,因为国内有需求,可以减少进口替代。所以,干什么一定要先找需求。二是要找黑龙江有竞争优势的领域。总需求有了,还要看我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比较优势。我省是农业大省、生态大省,在农业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只有找准上述两者的结合点,我们的经济潜力才能释放出来。
  第二个问题,在我省农业近年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怎样实现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卖出高品质农产品应有的价格,进而靠“卖得好”倒逼“种得更好”。我们所说的“卖得好”,是指卖到这个产品应有的最高价值潜力。把粮食都卖给国家,这是对的,但这不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价格潜力。那么“卖得好”能不能倒逼我们种得更好?我们是不是已经“种得很好”了?通过最近调研,坦率地讲,我们还不能满足于现状。我们号称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有多少万亩,但真正按标准衡量面积没有那么多,有机面积还很有限。玉米不用化肥产量要减多少?在农垦我看了一块最好的玉米示范田,当地干部告诉我,不用化肥大概减产一半左右,水稻减产30%左右。不用化肥粮食要大幅度减产,这是事实。所以,现在要落实“三减”靠什么?靠品质、靠价格。我算过账,不施用化肥,水稻减产30%,但如果把销售价提高5到10倍,收入就会翻番,这钱就挣回来了。7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齐齐哈尔市实施稻田养鸭有机栽培模式后,水稻产量减少一半,价格涨了10倍,农民收入增加5倍。
  第三个问题,怎样实现黑龙江农业的生态化可持续发展。这是根本性问题,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使命所在。目前这样用化肥,再加上黑土层每年流失,生态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下一届怎么办?今后的农业如何发展?我们的子孙后代靠什么吃饭?
  第四个问题,怎样从根本上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覆盖各行各业和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必须从思想观念上尽快跟上和适应,要用互联网思维谋划和指导工作。
  第五个问题,怎样促进农民持久增收。各级政府勤勤恳恳地工作,千方百计促发展,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近几年,全省企业退休职工收入增长较快,2012年底是1430元,现在是2150元,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全国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24位。农民收入总体上增长也是不错的,每年都高于城镇人均收入的增长。但是每次讨论继续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时候,涉农部门都是有压力的,是有困难的。如果我们粮食销售唯一的客户就是国家的话,除了靠增加产量之外没有别的途径。但是增加产量是有“上限”的,是有代价的,卖给国家的价格是有“天花板”的,未来怎么办?
  如何破解以上这些交织在一起的问题,现在看有一种可能性,这就是发展“互联网+农业”。就这个问题我想强调三点。
  一、关于“互联网+农业”,“+”什么,怎么“+”
  “互联网+”现在已经是发展趋势了,再跟不上我们就会被淘汰。借助“互联网+”有可能在上述几个问题当中找到一个突破口。要在已有探索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这一突破。
  第一,“互联网+经营主体”。要把其当作发展趋势、理念和技术先导力量看待,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深刻认识到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我省农业生态可持续的条件下,追求农产品销售总收入最大化而不是总产量最大化的重要意义。追求总收入最大化,这在现代工业文明里本来不是个问题,没有一个企业会只追求总产量最大化。但是这些年在计划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在国家对粮食总需求的要求中,在我们现阶段确实出现了总产量最大化的一个趋势。现在要引导广大农民向总收入最大化靠近,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第二,“互联网+精准生产”。要把近年来农业战线探索的物联网整体测控、测土配方施肥、现代化大农机精准定位及高效配置、智能化节水等精准生产技术及方式,不断在更大的面积上推广。
  第三,“互联网+科技”。创新农业科技下乡途径,推广利用手机客户端提供农技指导等成功经验,使农业科技服务更加便利、更加系统、更有针对性。我在省内调研“互联网+”时,看到电信公司的手机互联网应用平台可以随机、及时地来解答农民在生产一线遇到的问题。肇东市也通过互联网跟山东寿光的农业技术专家咨询不熟悉领域的种植技术,这要比农业科技下乡高出一个层面。互联网改变的是社会最底层的物质技术结构,所以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成为可能。现在好经验好做法很多,要加强应用和推广。
  第四,“互联网+农业金融保险”。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保险”中的一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的优势,加快推进农业金融和保险业发展。传统工业融资都用“互联网+”做不现实,像哈电、福特汽车这样的国有企业,就不能简单用“互联网+”来做融资。而“互联网+”在农业金融和保险方面有非常大的空间。
  第五,“互联网+营销”。这是我们现在最首要的突破口。黑龙江是有拼劲的地方,我们的企业家敢于拼搏、肯于吃苦,但不太熟悉市场经济理念,在与资本市场的合作上吃过亏。昨天我看了一个材料,上海市今年挂牌交易的企业133家,主板是16家,新三板50多家,还有第四层次的区域股权交易系统60多家。上海市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的企业加起来大约70多家,我们有多少家?再比如B2B系统,全国在阿里巴巴系统中有200多万户,辽宁占7000户,我们全省只有910多户。资本市场这件事我们吃了亏,但在“互联网+”能够起作用的这些领域,我们不能再落后了,特别是在“互联网+农业”的领域我们要迅速行动,努力走在全国前面。“互联网+”在营销当中解决了一个农产品种植环节实质性的、核心的问题。要通过互联网把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全面展示给消费者,充分接受消费者的评价和监督,运用互联网手段解决农产品营销中关于产品信用的实质性问题,提供技术保障。要集中全省智慧,探索农产品、畜牧产品点对点营销、集团定制和个人定制等亲切感营销、全生产过程展示营销、网上专卖营销、绿色食品网上超市营销、特殊地理标识营销、种植环境的远距离视频体验式营销等多种互联网营销新模式,把高品质产品卖出好的价格。搞定制营销,这块地经纬度多少,在第几积温带,让消费者带着孩子来看看,咱家吃的米都是这块地上种的,这是营销的手段。再比如说为某某单位定制,职工买到这个米会非常高兴的。省直机关可以确定一块地,为省直干部定制,取消所有零售环节后,这个米的价格不会很贵,大家按市场价格去买,但质量有保证,吃着心里就会踏实。“互联网+营销”这件事情干好了,即便产量下降1/3,售价平均能够上升5倍,农民也能够增收2倍多。我以为,黑龙江的好大米能够比国家现在的收购价格平均水平多卖5到10倍,有机大米每斤卖到20元左右,这个价格市场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黑龙江高端大米每斤卖到50元或者100元暂且不说,但至少可以卖到10元到20元左右这样一个中高端价位。
  第六,“互联网+物流”。要与互联网营销相结合,扩大物流的规模和单位面积内的物流需求和供给密度,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提高物流配送整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物流产业是一个供给性的产业,只要有需求很快就会有物流跟上。现在全省物流的问题,主要是规模不够。为什么现在物流成本高?省政府研究室做过很好的调研,比如望奎的龙娃米业的高端米售价每斤24元左右,顺丰物流每斤要收取12元左右的快递费用。明水县统计,按全国平均,电商卖1斤大米、杂粮的物流成本为1.8元。邮政小包1公斤省内5元,京津地区8元。再比如,蓝莓每斤售价10元左右,其中物流费用每斤在5元左右,物流成本占商品的价格一半左右,普遍反映物流成本占比过高。这也不足为奇,因为物流环节肯定会有成本的,但生产企业可以靠高售价吃掉它。物流成本要降下来,靠什么?要靠规模,特别是密度。物流产业还跟密度紧密相关,就是一个合理区域内的密度越大,物流成本越低。需求密度、供给密度对物流产业都很重要。黑龙江地域辽阔,如果物流配送点过于松散,那肯定是不行的。南京苏宁电器的市内物流配送基本上是用分钟来计算的,是一个水平很高的物流配送软件系统。现在的物流成本高跟规模、密度不够有关,等规模上去的时候,物流成本就会降下来。互联网是物流业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物流配送的整体效果。过去的传统方式不能算出最优的整体线路,涉及数学上的最优解的问题,这需要优化设计。数据越充分,就能够凭借现在强大的计算机系统,计算出最优化的物流配送线路。当然,现在物流配送点少,就不能体现最优的配送线路了,物流成本自然也就高了。
  第七,“互联网+监管”。要通过品牌信用、渠道信用和监管信用相互结合、相互支持,形成黑龙江绿色食品的良好社会信用。监管很重要,因为一个产品的信用是品牌信用、渠道信用与监管信用的结合,三者是互相支持的。互联网实际上既有品牌的问题,也有渠道的问题。现在“互联网+监管”条件都具备了。
  二、“互联网+农业”,我们要干什么
  推动“互联网+农业”工作要树立典型、学习经验、克服障碍、形成氛围。近期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在全省建立1000个结合“互联网+”的高标准绿色有机种植示范基地,确保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努力靠近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有机种植标准。农业战线各级干部要建立联系点,抓好示范工作。省里所有农口的厅局级干部,各个市地分管农业的涉农领导,县级分管农业的同志,乡镇分管农业的同志,每人都要联系一块高标准种植结合“互联网+”的示范基地,省农委拿出总的名单后报给我。下乡调研时,我要查看干部联系地块的产销情况。“互联网+农业”根本问题还在种植,“互联网+”也是有基础的,不能本末倒置。在黑龙江下大力气推进“互联网+农业”的原因,是我们既有国内总需求增长的空间,又有竞争比较优势,有我们多年的农业工作积累。现在要能证明产品是好的、绿色的、有机的,就会有人花合理的价钱购买,因为高品质的食品是全社会的普遍诉求。我们先搞1000个示范基地,这项工作由省农委负责推进落实。要有领导同志去联系具体地块,联系的目的是,大家一起来研究在理念上、观念上和方式上的转变,共同探索高标准种植与“互联网+”结合的示范基地。示范基地标准最低也要定在绿色食品等级上,或者争取达到有机食品。
  二是要系统建立“互联网+农业”营销平台。首先,要借助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开设黑龙江绿色有机食品专卖店。其次,要推动建设我省自有的有竞争力的绿色食品专业网站,如北大荒、黑森、中国大米网等。我们为什么要有自己专属的交易平台?交易平台在黑龙江是为了二次分配。因为初次分配对于网上消费者、对于我们都是一样的,但黑龙江人民的二次分配要靠税收来解决。如果交易平台都是别人的,尽管第一次分配时,我们的农民没有吃亏,但税收不在我们手里,二次分配就吃亏。所以,我们要搞自己的电商平台。再有,各市地县要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绿色食品超市性质的营销网站,特别是要做好大米、大豆等最终产品的网上营销。比如,五常市建一个“五常大米”专属平台,主要卖大米。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水稻和大豆,为什么不考虑玉米呢?因为就目前的消费结构来讲,大米和大豆在经济学上属于最终产品;而从目前玉米的使用上看,大多做饲料或者做深加工,属于中间产品。但用来直接食用的玉米属于最终产品,比如北京卖的水果玉米、粘玉米等。最终产品的营销与中间产品的营销,方式、渠道上是完全不一样的,最终产品可以直接卖到消费者手里。
  三是商务部门、农业部门向市场推介物流区域、物流密度等信息,推动物流业发展,为互联网营销提供基础。不用自己建物流企业,但要把信息向物流产业界说清楚。这两年,我们花大力气向全国以及日本、韩国等国产业界推介黑龙江,主要是推介我省最具发展潜力的信息。比如,黑龙江有现代农业、绿色食品、生态化方面的潜力。竞争优势才是潜力。省农委、商务系统要把物流的密度推介出来。比如,再召开畜牧业推介大会的时候,要把我们牧场的布局讲清楚,把客户体系讲清楚,然后再构造冷链物流系统,这就会有人来做的。全国范围内,目前是缺少有潜力的项目,不是缺少资金。
  四是各市地要迅速建立完善农村电信基础设施,为“互联网+农业”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技术保障。现在,市地的基站建设不需要审批了,如果在这方面发现问题了,我们要坚决查处。各市地农村的基站建设任务,年底前要全部建完。省通信管理局要组织各通信公司打好突击仗。这套基础设施系统不建立起来,后续很多工作开展不了。省里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分管省领导遇到阻碍要及时汇报,快速解决。
  三、“互联网+农业”,要注意什么
  推动“互联网+农业”要把握好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与现有工作基础相结合。把品牌、渠道、地理标识与黑龙江气候、环境等天然条件和过去在农业种植方面积累的农业机械和技术水平有机结合起来。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品牌和渠道的问题,就是要把地理标识、品牌、“互联网+”的渠道和我们的天然条件有机结合起来,这些都是要有基础的。我们的优势在于多年农业发展积累的水平。
  二要注意合作。既要与高水平企业合作,又要在合作中注意维护好农民的基本利益,建立合理价格机制,探索收购价保底、销售市场价格超出部分通过股权分成等模式。农民对有些事不大熟悉,如果不合作完全靠自己学,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时间。特别是有些农民,原来的知识底子不够,这就更需要合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合作的时候要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要用一个基本收购价格作底价,超出部分跟工商企业之间要有新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是市场的问题,需要谈判来解决。不要靠简单的一次收购价格来合作,这样农民有可能会吃亏,农民吃亏后还会再来找当地的党委、政府。因此,这件事需要做科学设计,开始就要把它设计好,就好比当初科学设计合作社分红方案一样,三次分配既保证了国家利益,又保护了农民利益。在“互联网+”工商资本合作方面也要注意这个问题,要有一个合理的基本价格,因为市场是变动的,要有一个保底价格机制,这个价格应该明显地超过一般收购保护价,超出部分要靠股权分配,合约就是这样形成的。
  三要培养、吸引“互联网+农业”人才。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高校资源,充分发挥熟悉“互联网+”的年轻一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作用。人才优势是黑龙江最根本的优势。农垦举办的“北大荒杯”绿色食品电商青年大赛,6000个团队、10000多名大学生和青年参加。绝不能小视这支队伍,新的事业就得靠年青人去干。我们有大学的人才支撑,我们的人才力量是足够的,大家要注意做好与这些队伍之间的衔接。
  四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先进经验。各级干部要加强对“互联网+”的学习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以科学、理性的精神面对,把握新事物,紧跟时代步伐。7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当农业遇上互联网+》的报道,讲述了四川仁寿县一年长出400个电商服务点,枇杷下来后第二天定点运送到上海。同时还刊登了《黑土地龙头为啥难长大》这篇文章,里面点出了我省很多问题和正在发生的很多转变。7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齐齐哈尔市“鸭稻米”的新闻。这些大家都要认真看一看,学习一下好的经验。研究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既不能忽视理论,又不能脱离实际。在这些全新的事物面前,我们的干部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向实践学习,向年青人学习,向经典的理论学习。要增强科学理性精神,要注意新的事物,特别是让你别无选择的事物,你要完全拒绝它,它会把你先打蒙,最后打败,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开放的胸怀。
  最后,农口和其他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抓紧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