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友组团开办机器人培训学校

03.06.2016  22:23

李丹丹(右)教学生组装机器人。

  研究生毕业后,李丹丹和同学面对家长安排好的工作,选择了创业。家长反对,给出最后“通牒”,但他们顶住各方压力坚持下来。如今,5名学友已经开了两所机器人培训学校,事业进入稳定上升期。

  A 就业还是创业,他们非常纠结

  29岁的李丹丹是牡丹江人,2011年在哈工就业还是创业,他们非常纠结

  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读研究生。她说,自己上大学后就“不安分”:参加学生会、社团、报名各种比赛……读研第二年,她和4名学友组团参加了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并得了大奖。回来后,哈工程大学的科技园给了他们一间办公室,鼓励大家创业。同年,5名学友以一款送餐机器人参加“第二届哈尔滨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

  此时,5名学友毕业在即,有的家长已经给孩子安排好工作:李丹丹的去向是大庆石油公司、陈俊洋则要去一家国企……是做个乖孩子“安分”地上班,还是投身商海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5名学友也很纠结。此时,创业大赛评委、哈尔滨市人才服务局培训开发处秦光齐的一番谈话,给了他们鼓励:“虽然你们的项目科技性有欠缺,但如果开发成一款拥有自主技术的机器人教材,前景可观。”秦光齐的话不无根据,当时,国家刚刚下文倡导中小学校开办机器人课程。

  B 政府牵线搭桥,开拓创业空间

  有了主心骨,同学们开始分别做父母工作,最终约定:以半年为期进行创业。如果不成功,就回家上班,否则父母“断粮”。

  有了时间,5名学友开始分工:三人负责与国外技术对接、课程研发,一人进行市场推广,一人进行财务分析和管理。

  在秦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在三四所小学开设免费机器人课外辅导班。期间,市科协、关工委、市团校召开“科普研讨会”,为扩大同学们视野,组委会邀请李丹丹参会发言。这次会上,李丹丹结识了很多中小学校的领导。

  做了近一年的义务校外辅导员,李丹丹团队有了不少“粉丝”。为了维持生活,5人开了一家机器人配件网店。此时,技术研发传来喜讯:一款具有自主技术、可以让学习者更好入门的中文机器人编程软件获得成功。

  C 开办两所学校 作品获得大奖

  2013年末,5名合伙人筹集10万元注册哈尔滨艾莱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哈工程大学科技园又给5人办理了10万元扶持创业无息贷款。很快,他们在南岗区嵩山路附近开办了第一所机器人培训学校,主要教授学生组装、编程机器人,最终达到按照指令完成救援、灭火、迷宫等任务。

  李丹丹说,从开课那天起,团队就一直保持着课程与国际接轨、同步。为此,他们每3个月到半年更改一次教程,并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去年,他们教授的学员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一等获,并拿到参加国际大赛的入场券。年末,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8名学员赴韩国参加“国际奥林匹克机器人大赛”,获得第6名。从那一刻起,“艾莱特机器人”正式在哈尔滨市闯出名气,当年完成销售额超过百万元,并开设了位于哈工大的第二校区。今年前5个月,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0%。

  如今,创业团队正在良性发展。“一路走来有酸楚也有喜悦。曾因管理不善出现师资外流,也曾因报名者少而感到‘压力山大’……但每一次都坚持过来并及时总结经验,制定相应预案。”李丹丹鼓励学弟、学妹们,创新创业路上也许布满荆棘,但只要坚持、接受挑战,就一定能够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