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小农庄“截留”南方客

13.11.2015  08:50

南方游客在农庄内品尝五常大米和有机食品。

  2日,五常小伙张杨的腾泰有机农庄开业。靠着“五常大米”的金字招牌,他将每天途经哈五路的南方旅行团“截留”在农庄——吃正宗五常大米、看北方冬季田园、品绿色有机食品……10天来接待了14个旅行团、近300人,深圳国旅还将农庄作为主要行程专门推介。

  靠五常大米招牌 小伙创业产地游

  27岁的张杨前几年一直在俄罗斯做服装生意,今年夏天回到老家五常发展。张家在二河乡裕民村有一处2000多平方米的农家院,由于一家人都搬到了五常市里,稻田包了出去,院子基本荒废着。

  干点什么?张杨想了很长时间后,打起五常大米的主意。裕民村位于哈市与五常市中间,距离哈市市区40多公里,是五常大米的主产区,村里5000亩地全部都是稻田。张杨想把家里的院子改造,靠“五常大米”这块金字招牌做游客的生意。

  有了主意,张杨便每天“”在哈五公路边进行统计,每天从哈市经过这条公路前往吉林省往返的旅游大巴都有十几台,最多一天达到27台。张杨想,每台车上都有几十人,如果能让游客下车停留,这就是商机。

  说干就干,张杨开始对农家院进行改造。房间干净又不失农家特色,场院堆满了成熟的苞米、墙头挂着小辣椒、窗台上摆放了一罐罐地道的五常大米和五谷杂粮。

  深圳旅行社签单 每月发团十九个

  村里原来只有两间小卖部,做着供应乡亲日常生活用品的小生意。张杨大兴土木,一下子给平静的山村搅得火热。虽然乡亲们都过来帮忙,但心里却不免打鼓:“能有人来吗?

  一边收拾着庭院,张杨一边着手与过路的旅行团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杨终于找到一家在深圳专做东北旅游的深圳国旅的电话。讲出自己的想法后,这家旅行社经理同意了:“我吃过五常大米,真好吃!”经理同意让下一趟旅行团的领队带客人现场考察。

  10月末,“考察团”到来,一下旅游大巴,满车的游客都兴奋起来。连绵不断的稻田、堆着小山似的苞米、地地道道的东北农家院……南方客人“惊呆了”。

  按照安排,游客们先参观米厂,随后在农庄吃地道的农家饭。“小鸡、大鹅是自家养的,鱼是水库的,土豆、白菜、大萝卜也是自己种的,大米就不用说了,纯五常的……”客人边吃、张杨边介绍。

  第一批游客满意而归。几天后,旅行社经理打来电话,称已经将“五常大米产地游”列入到行程中,承诺每个月至少要带来19个旅行团,每个团在20人左右。

  想带动全村乡亲 做大大米产业游

  2日,有机农庄正式开业。4个房间可同时容纳60人左右就餐,饭口时,十几位乡亲过来帮忙招待。从这一天开始,农庄就没有闲过,天天接待游客,最多一天来了三拨。

  游客对五常大米十分好奇,不停地发问:怎么种的?怎么焖的?为什么这样有名?张杨一一介绍,并推广当地人“冷水泡、热水下锅、上气后断火、自然焖10分钟即好”的五常大米饭做法。

  20人左右的旅行团,每人30元的餐费,可基本一顿饭就能吃掉10斤大米饭,乡亲们常常要将自留的午饭贡献出来。对此,张杨从不感到心疼,虽然五常大米金贵,但“客人们吃得香,就说明咱的招牌亮。”客人们饭后又打起窗台上罐罐里粮食的主意,从大米到杂粮,有往家里成袋快递的,也有“称两斤绿豆”背走的。

  农庄销售的五常大米从每斤6元—30元不等,张杨认真向顾客介绍不同价格大米的不同之处,“咱从小是在稻田里滚大的,哪种米咋种的咋加工的再清楚不过了,该卖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咱不能给五常大米抹黑,那就是砸自己的招牌!

  深圳地接社负责人介绍,“五常大米产地游”的行程推出后,游客们特别欢迎,按照目前的趋势,本月发团量将超过30个,到冰雪节旅游旺季,旅客还将大幅增加。

  前几天,一家南方旅行团找上门来,想与张杨合作“五常大米产地游”,张杨“野心”挺大:带动全村的乡亲开办更多农庄,成规模、上档次,把裕民村打造成五常大米产地游的独特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