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农业废弃物有望变废为宝

20.10.2016  13:05

  到2020年,试点区域秸秆、病死畜禽等资源化利用—— 

   五类农业废弃物有望变废为宝  

  日前,农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科技部等部门公布了《关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的方案》和《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文件提出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启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到2020年,试点区域畜禽粪污、病死畜禽、秸秆、农膜及农药包装物等五类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

  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对《经济日报》记者说,未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农业废弃物,实际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乱堆乱放、随意焚烧,给城乡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据估算,全国每年产生畜禽粪污38亿吨,综合利用率不到60%;每年生猪病死淘汰量约6000万头,集中的专业无害化处理比例不高;每年产生秸秆近9亿吨,未利用的约2亿吨;每年使用农膜200万吨,当季回收率不足三分之二。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情况,2015年以来,农业部等部门启动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数据显示,中央财政投入10.5亿元,启动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东北黑土地保护3类项目。投入10亿元,启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投入7亿元,围绕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稻渔共生综合种养等方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

  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生态总站站长王衍亮介绍,目前南方水网密集区生猪存栏已调减超过1600万头。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完成20.6万公顷,推广稻田鱼、稻田虾、稻田蟹等生态种养1.4亿亩。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为35.2%、36.6%,分别比2013年提高2.2个、1.6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3.1%。229个县开展地膜综合利用试点示范工程,新增残膜加工能力18.63万吨,新增地膜回收面积6000多万亩。

  刘北桦认为,今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要聚焦畜禽粪污、病死畜禽、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等五类废弃物,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坚持整县统筹、技术集成、企业运营、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分步实施的方式,着力探索构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治理模式。

  对于试点地区,将会有怎样的支持政策?农业部提出,针对不同建设内容,要分别采取相应投资方式予以支持。对于开展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试点,充分利用沼气工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场)等现有投资渠道予以支持。对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试点,各地应采取多种方式,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运行机制。对于有机肥加工厂、沼气纯化等利用内容,积极探索市场化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