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五营:立足生态优势助力业务与科研齐飞

24.12.2015  12:06
    在祖国北疆黑龙江边陲,有一座森林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研究站五营,它同时还是国家一级林业气象试验站,又名伊春市五营区气象局,是一个三站合一的单位。近年来,五营站结合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坚持走服务、业务、科研融合发展之路,在森林生态气象服务保障方面积累了诸多宝贵的经验。到底有何独特之处,随笔者同去一探究竟。
    服务生态保障 筑牢业务基础
    五营站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的中部,地处长白山系温带湿润地区小兴安岭区域,是温带阔叶红松林分布的中心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早在1992年五营森林生态研究场地就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1997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这里是天然的氧吧,原始阔叶红松林面积达3.2万公顷,素有“红松故乡”美誉。     五营区气象局局长靳世波介绍,站内已建成集业务、办公、科研、生活于一体的900多平方米办公业务用房,并建有野外试验观测场、梯度生态观测塔、理化分析实验室、森林生态监控室等,先后引进植物冠层分析仪、全智能人工气候植物箱、四要素梯度观测系统、痕量气体浓度计通量观测系统等专业设备,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研究提供了完善的科研条件,完全满足森林生态站试验观测指标的要求。     近年来,五营站不断提升业务保障能力,针对气象灾害、季节时令、重大活动等,提供专业气象服务保障和防灾减灾指导,极大增强了林区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研究林区气候特点,围绕森林防火、林区经济发展、为农林服务等,制作的《林业系列化服务》《森林生态系统监测评价》《林区气象灾害预警》等产品已成为五营区及周边上甘岭区、红星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决策依据,气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充分认可。
    借助项目优势 推动科研创新
    靳世波说:“经常是业务和服务上有难题就借助科研去解决,而科研成果也往往能很好用在日常的业务工作中。”五营站凭借地域生态优势,强化部门合作,坚持项目带动,发挥项目集聚效应,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业务与科研互为促进为五营站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经笔者了解,早在2007年,五营站就被黑龙江省人事厅批准正式成为博士后流动基地;2008年到2015年间,先后与省气象信息中心、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中科院应用遥感研究所、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科研合作或人才培养,完成了“森林雷击火等级划分与指标体系”“森林草原病虫害气象预报与灾损评估技术”“小兴安岭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封存研究”“伊春阔叶红松林生态站实验”等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得省市级嘉奖。     五营区气象局副局长孙鹏飞介绍,2007年以来,五营站独立或合作开展项目研究累计达20余项,项目“红松种子规律及预测研究”有效提高了红松种子的预测准确率,“林区苗木生长物候观测规范研究”大大提高了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良好的科研和业务氛围也使五营站成为人才输出站,目前在读博士1人,培养毕业及在读硕士4人,输出3人分别担任双鸭山市局、嘉荫县局、乌伊岭区局局长。
    坚持需求引领 科学谋划规划
    靳世波介绍,立足全区气象业务发展,围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五营站积极谋划在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制定了开放管理条例及资料共享政策,参与国家林业局的攻关课题,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适合五营站的中短期发展战略和规划设计。     伴随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深知生态保障重要性的五营气象人,紧密结合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学的前沿问题,吸纳各方力量,开展生态系统的定位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前瞻性研究,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等,使五营站发展成中国乃至世界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靳世波说:“五营站会一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按照规划,到2020年将完善水循环、能量循环、物质循环等一系列监测系统,建设卫星遥感数据接收和处理系统,森林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系统。”据了解,通过加强局校联合、完善博士后流动站等形式,不断提高生态科研实力,五营站有望被建设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科研试验服务一体化、开放式的国家森林生态试验研究基地。(陈健 唐福艳)


(编辑:孙镆涵 编审:袁长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