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改革 六大工程]系列解读(八)

31.10.2014  20:31

学科建设处处长卢铁光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卢处长,您好!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标准。科学合理、扎实有序地推进学科建设工作,是提升我校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目标的关键。在9月15日召开的东北农业大学教学工作暨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部署推进会议上,您就“学科团队建设项目”进行了说明。请您联系我校实际介绍一下这一项目对于我校发展建设的意义。
      卢铁光 :今年3月,学校党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 力争在5-7年内把我校建成全国农业院校排名前6名,全国高校排名前100名的高水平农业大学 总体建设目标。这是学校立足龙江、面向三农、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的必然选择,符合时代的趋势和国家发展的要求,是全体东农人的历史使命。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并逐步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接轨,核心就是坚定不移的做好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实现高质量本科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基地,是高校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学科专业水平体现出大学的学术水平、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正因为如此,今年上半年,学校积极谋划,进行顶层设计,召开多次多部门的协调会议,制定了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路线图,确定了以学科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龙头和主线,贯彻落实学校提出的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优秀人才强校工程、重大成果培育工程等工程和计划。因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启动并实施了学科团队建设项目。
通过项目实施明确了以下三个方面具体内容: 一是明确学科的建设目标、指标体系和建设任务;二是明确学科建设的预期成果;三是明确我校今后要重点发展的学科专业领域。
      记者: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我校学科发展的总体目标。
      卢铁光 :一是学科建设水平要有显著提升,争取3-5个学科进入全国同类学科前5名。其他学科进入前10名或者排名有较大提升;二是学科国际影响力有所提高,主要体现在除农业科学学科领域继续保持ESI世界排名前1%,新增植物和动物学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行列;三是学科社会声誉要显著增强,主要是产生一大批科技、人才等标志性成果,在国家和我省部分产业领域占领科技制高点,持续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记者:我们感觉这一总体目标的内容比较具体,那么这一总体目标是依据什么制定的呢?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卢铁光 :这一总体目标的提出是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的具体体现,是结合目前我校学科建设实际而提出的规划。同时,本次提出的学科团队建设的总体思路符合国家对高校内涵建设和结构调整的要求。突出了我校“以农科为优势”的学科定位。在组建过程中,对涉农学科从数量上、层次上都予以较大支持,保持了其优先发展的地位。同时,支持部分新兴、交叉、边缘学科向优势学科集中,突出了“压缩平原、多建高峰”的内涵建设。另外,通过学科团队的组建和未来三年的建设,将摸清各学科人员、方向、条件、科研水平等各方面的家底,为下一步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做好条件上的准备。
      为保证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在包军校长的亲自指导下,学科处广泛征求了各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等相关人员的意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东北农业大学学科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今年6月12日作为正式文件下发,指导各个学院和学科落实工作任务。6月17日,包军校长主持召开了学科团队建设项目启动会议,这标志着我校学科团队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各学院、学科认真参照《办法》和《方案》进行了人员队伍整合、调配,首先上报了团队带头人情况和队伍构成,共有96支队伍。我处组织相关专家按照团队组建条件和团队带头人资格进行严格审查,提出了整改意见。7月7日,胡宝忠副校长组织召开了学科团队工作推进会议。会上反馈了审核意见,并就团队任务分解落实提出要求。8月5日,各学科按照要求全部上报了建设任务书,完成了91个学科团队的组建工作。
      为了更好地确定团队类别,保证建设任务的如期实现,学科建设处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打分标准,设定出A、B、C三类团队的评审条件,综合团队条件、水平,任务饱满度,承担学科任务等情况进行整体评分。同时对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对外交流等四大关键指标设定了加权系数,确保突出建设重点。8月15日,我处组织了9人组成的专家组对上报的91个团队进行认真的评审,共计产生A类团队47个,B类团队36个,C类团队8个。评审出的团队层次、数量与最初设计基本吻合。
      记者:刚刚您提到,我校共有91个团队获得立项建设。目前,我校有专任教师1423人,通过学科团队的组建,共有多少人进入团队?这对推进学科建设的意义是什么?
      卢铁光 :共有1068人进入团队。除去未组建团队的艺术学院和其他没有硕士授权学科的学院,进入团队的教师比例为90%左右,基本实现了“人人有团队、人人有任务、人人背指标”的局面,学校发展建设的任务和指标真正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
      学科团队是我校学科建设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式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是提升我校内涵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将成为我校今后一段时期学科建设的基本单元,实现学科建设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的转变,更是由原来“打哪儿指哪儿”的总结式建设向“指哪儿打哪儿”的目标式建设的转变。也就意味着,我们将一改原来“单打独斗”的状态,由原来的松散型向团队型转变。
      记者:卢处长,根据您在会上对“学科团队建设项目”的说明,为了实现学科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我校依据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指标和其他重要指标要素,构建了以平台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等5大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的指标建设体系,并依托体系,明确了10个省级重点学科未来三年具体而量化的建设任务,请您谈谈项目预期的成果?以及下一阶段我校将如何逐步推进相关工作最终实现预期目标?
   
卢铁光 :建设任务量的确定是根据该学科要进位的目标以及同类高校相关学科的发展水平确定的。每个一级学科的建设任务由依托该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组建的若干个学科团队共同完成,每个团队的建设任务由团队带头人和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今年6月至7月,依据学科团队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各个学科团队按照35个二级指标分别填报了建设任务。各个团队的任务汇总为一级学科的建设任务,各个一级学科的建设任务汇总为全校的学科建设任务。经过汇总,计划完成指标基本超出了设定指标。其中,人才引进与培养、博士学位教师比例、科研经费总量、国家基金、横向课题、SCI论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学术专著、发明专利等方面均大幅度超出设定目标。如果能顺利完成,我校会在若干个关键评价指标等方面实现高增长,将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也为我校跻身全国农业院校前六名,最终实现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客观上讲,这些目标和任务要如期完成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要想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更高的目标和更加饱满的工作任务。同时,在保障方面,我们提出了协调管理机制、多源投入机制、责任机制、政策配套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五大机制。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宏观指导确保学科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当然,还需要各学院及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做保证。
      记者:卢处长,通过您的解读,让我们对学科团队建设项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向您表示感谢。学科团队建设项目是全校师生关注的重要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您有什么希望和想法想表达给广大师生?
      卢铁光 :学科团队建设是我校相关改革、计划的综合和延伸。在立项过程中,各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保证了这项工作如期完成。另外,人事处、科技处、研究生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积极协调配合,这些是这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借此机会表示感谢。
      学校党委已经描绘了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需要全校师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共同努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科处将汇同其他职能部门做好管理工作,做好服务工作。希望学院各级领导、各级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团队带头人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也希望各位团队成员要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确保学科团队建设任务如期圆满完成,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积极推进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

副校长胡宝忠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胡校长您好,刚刚学科建设处处长卢铁光对学科团队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那么在学科团队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有哪些总体要求?
      胡宝忠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牵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龙头工程。目前,我校进行的五项改革和六大工程都与学科建设联系紧密。而学科团队项目是我校学科建设采取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旨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通过合理搭建梯队,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指引方向,最终实现培养优秀人才队伍、产出重大学术成果、解决科技和生产难题、推进产业发展、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等预期目标。
      学科团队项目建设是基础工程,希望每个东农的教师都能够加入到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学科团队,瞄准方向,找准位置,为学科建设承担一份责任、分担一份任务。另外,我们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团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校各职能部门、相关学院应做好团队的日常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团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团队带头人要认真履行职责,同团队成员一道,努力完成团队的既定目标。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现有的91个学科团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不断加强过程管理,强化绩效考核跟踪,引入“优胜略汰”机制。对建设状态良好的团队,要继续加大力度扶植,而对于建设状态不佳的团队,要予以指导、调整,甚至取消。希望各团队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有限的建设周期内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任务,为实现“全国农业院校排名前6名,全国高校排名前100名的高水平农业大学”总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9月15日我校教学工作暨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部署推进会议召开后,为了让师生更好的理解和参与到工程的建设中来,从9月18日开始,围绕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党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策划了《五项改革 六大工程系列解读》。首先,校党委书记冯晓解读了这一重大战略举措提出的背景,对确保改革和工程真正取得实效提出了明确要求,校长包军对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提出了总体要求。随后,教务处处长王杜春、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叶非、学生工作处处长徐国峰和学科建设处处长卢铁光先后接受专访,分别对“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第二课堂“提增”计划、学科团队建设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校党委副书记胡国良、郭翔宇,副校长胡宝忠分别针对各项计划的实施提出了总体要求,使全校师生对“五项改革”、“六大工程”的战略任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五项改革”和“六大工程”是我校主动适应新形势,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核心任务,彰显了我校推进重点领域特别是内部管理改革,采取重大举措加快推进学校发展的决心。目前,“改革”、“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稳步实施,党委宣传部将联合有关部门紧紧围绕相关政策和各项举措积极跟进,陆续组织、策划、推出相关解读,使全校广大师生及时了解和熟知学校的相关部署和要求。让我们紧紧抓住高教综合改革的有利契机,坚持以“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推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的部署和要求上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锐意进取,为全面推进“五项改革”、“六大工程”,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采访 报道/冯丹  摄影/霍晨光  编辑/冯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