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产业结构支撑 内蒙古告别“一煤独大”

06.01.2016  13:12

  煤炭产业遭遇寒冬,经济下行压力大……面对不利形势,刚刚过去的2015年,内蒙古产业发展依然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前三季度二产、三产分别增长7.8%和7.4%,好于周边多数地区。

  “近年来,自治区加快调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协调、绿色发展,努力转变‘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为地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自治区经信委主任王秉军说。

  产业结构单一,“”字头和“”号产品为主,是结构调整必须迈过的坎。近年来,内蒙古跳出“简单挖煤卖煤、挖土(稀土)卖土”老格局,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引导企业走资源转化增值、循环发展之路。

  乌黑的煤粉送进生产线,就能产出清澈如水的柴油等产品,魔幻式的变化令人称奇。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副总裁舒歌平说,这是全球首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生产线,2015年已生产油品70多万吨,受到市场欢迎。

  “资源转化,能让经济和环保效益最大化,”舒歌平算账说,按当前的价格测算,每创造1万元产值,内蒙古西部的煤矿需要卖近90吨煤。如果变成电,约需10吨煤;变成油,则只需要约6吨煤。

  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以及下游的烯烃等产品……近年来,内蒙古抓住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政策机遇,打造国家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引导和支持企业以煤为基、多元转化,目前全区的煤炭加工转化率已达到30%,预计“十三五”末将超过50%。

  其他资源型产业也在向中下游乃至终端产品延伸。“我们与包铝集团合作,直接用铝合金熔液生产高端轿车轮毂,目前产销两旺,”包头盛泰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杜青春说,公司目前正实施技改,并筹划建设二期工程。

  转向节、发动机零件、型材、铝箔……在包头铝业产业园,类似的深加工企业已经有10多家,产品档次不断提升。

  王秉军说,目前内蒙古生产的电解铝、电石、甲醇、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已经分别达到70%、60%、41%、58%,比2010年分别提高了27、25、36、5个百分点。稀土产业也正由卖金属等初级产品,向附加值高的新材料、器件和终端应用产品转型。

  内蒙古气候、地质、能源等条件优越,近年来吸引了电信、联通、移动、中兴等一批信息巨头来此落户,建设服务全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目前,内蒙古投入运行的云计算服务器已经达到70万台,成为全国最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

  每间机房安放着4000多台服务器,运行时发出“嗡嗡”的响声。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境内的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建设3年多来,已安装11万多台服务器,百度、阿里巴巴、搜狐、上海证券交易所等众多企业和政府用户纷至沓来。

  “园区全面建成后,服务器将达到120万台以上,为用户创造的价值难以估量。”该信息园开发建设部副主任谭凤才说。

  “调结构,必须着眼长远,”王秉军说,近年来,自治区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培育产业集群。

  超洁净车间里,生产的每道工序均由机械手自动衔接,一块块玻璃基板被有条不紊地传递着……京东方鄂尔多斯第5.5代AM-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项目今年一期工程实现满产,年产值近120亿元。

  京东方集团副总裁陈曦说,同类的生产线,目前全球只有两条,对带动我国半导体、光电以及相关材料、装备技术升级意义重大。

  手机部件、蓝宝石及下游加工产品、核电燃料、生物医药……随着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在内蒙古,如今已经涌现出一批年产值数十亿乃至数百亿元的新兴产业集群。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内蒙古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远高于其他行业。目前,新兴产业在内蒙古工业产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近10%,预计“十三五”末将达到20%左右。

  近年来,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与国内科研机构协作,攻克了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粉末合金涡轮盘、高端叶片钢、旋翼轴、钛合金异型件等一批产品的生产技术,填补了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一项项空白。

  “目前,每吨普通钢的售价仅两三千元,我们生产的特钢产品,最高的每吨售价上百万元。”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副总经理高文海自豪地说。

  近年来,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达13%。

  内蒙古蒙古还大力发展轿车、重型卡车、矿用和专用汽车、煤机、风电机、压力容器和农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业态,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发动机、车门、车窗、挡风玻璃……在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的蛇形总装生产线,随着一个个部件被集成到底盘上,一辆辆轿车开始显露真容。该公司自2012年底投产以来,产量连年增长,今年已经生产轿车5万多辆。除了奇瑞,近几年,华泰、中兴特种车、陕汽、比亚迪等汽车制造企业也纷纷选择在内蒙古建厂。

  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一系列调结构的重大举措,正使内蒙古逐步摆脱产业结构“一煤独大”的困局。

  王秉军说,最高时,煤炭产业对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2%,2015年前11个月已经降为11.3%。煤炭产业在内蒙古工业产值中的比重,也由最高时的48%降到目前的23%,预计“十三五”末将进一步降至1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