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拥抱,走一条互利共赢新路径

16.06.2016  13:04

  对俄合作是中国对外开放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如中俄东部毗邻地区面临转型困难、两国经济关系滞后于政治关系等绕不开的现实尴尬。

  中国面临的这种问题和困惑,俄罗斯也同样在面对。

  如何扫清双方强烈合作意愿背后的障碍?新经济趋势下双方又该如何发挥互补优势?昨天,在中俄未来经济合作研讨会上,中俄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并肩而坐,一起寻求解题之道。

  抓准战略整合 发挥“示范效应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过程中,大家必须协调各参与国的经济发展规划,依据各自实际展开发展战略整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A.B.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现在俄罗斯实施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战略发展规划,将中国列为首选、也是最佳国际合作伙伴。

  双方发展规划契合是重要因素。他认为,一方面,远东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周期长,且需大量投资,只有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中国市场才能够对其进行高性价比开发;另一方面,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崛起有助于中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并为中国及东北地区发展提供有效的资源保障。

  他说,正因为彼此这样战略规划的基础,也促进了近年北京至莫斯科高铁项目的签订——这条沿丝绸之路的高铁线路将直接影响到中国东北发展及其同亚太地区的经贸联系,俄远东地区和中国边境地区都将是受益方。

  在他看来,这些互利的战略合作在促进俄罗斯与中国贸易的显著增长同时,也会产生“示范效应”,有助于俄罗斯加强与日韩的经贸关系,对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中俄优势互补 九大产业可合作

  作为世界上经济发展结构相似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间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的互补空间。

  黑龙江省副省长孙尧认为,今后双方在九个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在3D打印领域联合生产金属及非金属微细印材料粉末,在医疗领域展开糖尿病、高血压等全球重点疾病联合治疗与预防机制,在电商消费领域展开线上与实体融合发展探索,在双方客流来往领域展开旅游、物流等合作,在低空飞行领域展开市场与技术合作,在无人机领域展开核心部件合作,以及在人工智能、工业协同制造、现代农业与食品加工等均可展开合作。

  “尤其在农业领域,俄罗斯拥有最好的蜂蜜、大豆、牧草和面粉等,中俄展开原料与生产加工领域的合作,可以将生产出来的优质食品销往整个亚洲甚至全球。”他说。

  俄鞑靼斯坦共和国商务代表吉利亚佐夫·马尔森则表示,该国喀山直升机制造厂生产的直升机已经走入世界100多个国家的销售市场,其旗下的安塞特直升机生产基地已获准生产各种改型直升机,非常希望今后能与中国伙伴在航空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促投资便利化 建联合管理机构

  如何实现跨境产业的快速发展?除了投资和金融支持,民间投资主体其实更担心陌生环境中的规则风险。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教授马蔚云指出:“中俄由于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存在差异,迄今尚未形成一体化组织,也未在任何领域达成一体化协议。这也导致目前中俄合作主要依靠政府推动,交易成本过大。

  “跨境产业合作项目必须符合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为投资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创造条件。”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爽认为,建立中俄地方政府管理产业合作的常设机构可以很好破题,“这个双方共同建立的官方机构可以在提供司法保障、规范贸易秩序、调解商务纠纷、管控投资风险等大家最担心的领域发挥作用,有效防御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带来的跨国投资风险。

  她进一步指出,这个官方机构应减少政府对跨境产业园区在产业升级、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干预,这样才能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环境,推进双方投资主体长远发展。

  夯实边界通道 远东东北共繁荣

  俄罗斯与中国的大部分边界为陆上边界。

  “当前,俄罗斯过境通道状况明显落后于中国与许多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没有俄中边界交通干线运输能力的进一步扩大,恐怕两国经贸关系的规模不能得到很大的提升”,A.B.奥斯特洛夫斯基指出,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像横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等地区桥梁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不仅将有助于解决俄境内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也有助于与之毗邻的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发展。

  事实上,相对于中国东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俄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更能注入新的活力。A.B.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这将带来一系列变化:新创造出的就业岗位,吸引来自俄欧洲部分及国外的新投资,并促进大量劳动力从欧洲部分的人口密集区向俄远东、后贝加尔和阿尔泰边疆区转移。

  他认为,中俄边境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中国东北交通基础设施的密切关联,将促进俄中两国经贸关系的活跃,也将因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