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人旷野施工建松花江水源工程

18.12.2016  20:04

施工人员在寒风中紧张作业。

  -20℃,在万宝镇薛卜村前沙坨子屯前的江畔旷地上,800名施工人员正在寒风中紧张作业,松北区松花江水源工程即将进入关键的混凝土浇筑阶段,6座防冻采暖棚正拔地而起。记者日前从哈尔滨高新区获悉,该水源工程一期明年底前投用,每天可提供符合国家106项检测指标的优质饮用水12万吨,全面结束松北区长期饮用地下水历史,并为明年正式启动的科技创新城二期建设与入区产业后续发展提供有力用水支撑。

  据了解,松北区松花江水源供水工程总用地20万平方米,一期工程用地10万平方米,投资约5.5亿元;其余10万平方米为二期预留。工程水源地为松花江南岸四方台一水源,通过2.7公里长的3条输水管线引水至江北,随后两条4.4公里长管线再将水沿科技创新城规划175路输至净水厂。

  据哈尔滨高新区施工负责人介绍,松北区松花江水源工程处理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常规处理间特增臭氧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间设两级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并增建紫外线消毒及反冲洗设备间,由此实现出厂水达直接饮用标准。松北区现有净水厂日供水能力为4万吨,此次12万吨松花江水源工程投用后,松北区原有水厂将停止日常供水并转为备用水厂。

  目前,该工程的常规处理间、深度处理间、清水池、臭氧发生间等工艺车间基建工作已全面铺开。为保障工程早日投用,施工人员每天6时30分即进场,至19时后才收工。

  12月的高寒条件下,低温是作业的最大挑战。正在为工程搭建彩钢保温棚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返回地面烤火,因为手被冻木了就无法作业。在江畔施工还存在另一难题,就是地下渗水层太浅,5米即出水,为此施工队在工地区域打下83个降水井,将施工区地下水抽出导向它处。为避免冻胀阻碍排水,抽水管也穿上了厚厚的“保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