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五位一体绘就公正司法亮眼底色

07.02.2022  19:27


    截至2021年12月15日,黑龙江全省法院诉讼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同比缩短2.4天;诉讼参与人评价满意度达99.38%……
   数据背后,是黑龙江法院深化制度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
   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黑龙江法院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制度管用建什么”“什么制度不管用废止什么”的原则,新建制度32项、修订制度13项、废止制度21项,积极构建“权、责、利、效、绩”五位一体的制约监督制度体系,形成以制度约束、以制度管理的良好生态。
控权+督责:自戴“紧箍咒”,拒绝“灯下黑     “请勿违规打探案情、请勿违规请托说情、请勿私下约见办案人员,否则将被如实记录报告……”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大庆市两级法院为全体干警手机开通了精心设计的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手机彩铃,提示来电人员严格遵守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
   “以前老同学、老朋友打电话,我们都不敢接,就怕他们是来打探案情、请托送礼的。现在有了这个彩铃,好些想求人说情的亲朋好友就打消了念头。彩铃里把政策说得明明白白,他们也就不好意思再开口了。”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院长周兴佳说。
   为深入贯彻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多措并举,强化事前阻断、完善事中登记、规范事后报告,以源头预防为主,以违规干预过问追究为辅,在全省建立防止干预过问案件的长效机制。同时,对于“零报告”的单位领导及时进行谈话提醒,防止隐瞒不报、不敢报告等现象,科学厘清审判权、审判监督管理权行使主体和行权边界。
   2021年4月,某基层人民法院两名法官主动在“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平台填报上级法院退休工作人员过问案件情况。调查核实后,黑龙江高院对这两名法官提出表扬,并对违规过问案件的人员依规依纪给予相应处理。
   控权之余,也要正确行权。
   司法办案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要务,依法审判好、执行好每一起案件,始终是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年初到年底“前松后紧”、月初到月底“忙闲不均”的问题影响法院办案质效。
   黑龙江高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罗继广对问题并不讳言:“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司法是需要兼顾公正和效率的制度。但是有的法院‘唯数据论’,季末年底突击结案,不但影响案件办理质量,也不利于法官的身心健康。同时,个别法官在案件审理中也存在拖延和过度积压的问题,部分案件临近审限才结案,影响了审判效率和群众司法获得感。
   为狠抓司法办案第一要务,黑龙江高院出台《关于加强审判管理强化均衡结案的意见》,通过建立收案分析引导机制、结案动态管理机制、结案协调指导机制、结案分析通报机制、结案监督检查机制、均衡结案考核机制,打造“总体上达到收、结案动态平衡,未结案相对合理的良性办案机制”。
   数据无声,却最有说服力。截至2021年12月15日,黑龙江全省法院结案均衡度为55.4%,较2020年提高了20.5个百分点,第四季度结案数量占全年结案数量的比重由2020年的44.3%下降为26.6%,均衡结案阶段性成效明显。
激励+赋能:为法官减压,为办案减负     基层法院、一线法官是司法治理体系的“底盘”。
   为一线办案法官松绑减负,把法官们干事创业的手脚从瞻前顾后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需要从何处发力?
   黑龙江高院发挥头雁效应,出台《全省法院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责任追究和履职保护办法》,特别强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对如实记录人员打击报复;如实记录人员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被免职、调离、辞退或者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记录报告平台非授权人员不得查阅等,旗帜鲜明地为那些能够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如实填报、不谋私利的干警撑腰。修订完善法官等级晋升评定、法官遴选、任职交流、职业待遇保障等制度,制定《审判绩效考核细则(试行)》等,着力解决改革配套政策落实不及时、司法保障不到位、激励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头雁高飞,雁阵齐飞:
   ——大庆高新区法院健全干警心理关爱机制,开设专业心理疏导讲座,及时疏解法官干警工作压力,激发工作活力;开设“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通过换位思考消除法院干警司法办案中的负面情绪。
   ——哈尔滨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制定《关心关爱干警工作制度》,从学历提升、挂职锻炼、职务晋升、休息休假、身心健康等多个方面入手,在价值引领上标尺子,在才干增长上架梯子,在职业保障上重落实。
   ——庆安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老李调解工作室”里,特邀调解员、退休教师李玉君每天准时上岗,登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以“热案冷处、换位思考、情法交融、亲友疏导、循循善诱、案例引导”等实用、管用的“李氏调解六法”化解纠纷,真正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像老李这样的特邀调解员,黑龙江全省法院共2226名。大量矛盾纠纷被分流化解,有效缓解了近年来黑龙江全省法院受理案件持续大幅攀升的压力,法官得以专心办繁案、解难题。
增效+强技:让老百姓打官司不出门、不求人     从“你听我说”到“您说”,这中间的变化有多大?信访人闫凤兰是亲历者。
   “走了23年信访路,以前在别的地方听到的都是‘你听我说’,现在我到法院里,听到的最多的话变成了‘您说’,这就是整改的成果,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闫凤兰感慨万千。
   老百姓从被动听到主动讲,法院从主导者到服务者,角色转变的背后,是黑龙江法院“努力让老百姓在全省法院打官司不求人”的庄严承诺。
   同样感受到法院工作变化的还有来自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娜仁琪琪格。
   作为黑龙江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该县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8.2%,很多群众还保留着放牧牛羊的生活习惯,蒙语是他们日常使用的语言。
   为消除蒙古族群众诉讼中的语言交流障碍,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设置双语立案窗口,选派精通蒙语的干警开展立案工作;设置双语调解室,邀请会讲蒙语的人民调解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现在,诉讼服务中心全体干警的蒙语水平均可满足日常接待需求。
   当娜仁琪琪格因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咨询立案事宜时,她惊喜地发现了交流用语上的变化:“以前出门办事家里总是不放心,怕我汉语说得不好不方便,总要找个年轻人陪着,现在法院咨询、调解都可以用蒙语,以后打官司我可以一个人来了!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黑龙江高院还着力于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省法院皆已开通应用诉讼服务网、中国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12368诉讼服务热线及送达平台等智慧诉讼服务信息平台,做到立案、庭审、调解、送达、执行等工作事项全流程网上运行。2021年以来,共办理网上立案9.46万件、跨域立案5700件、在线调解11.72万件,以“打官司不出门”推进“立案不求人”“审判不求人”“执行不求人”“信访不求人”,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