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床位到“床等人”

30.03.2015  15:13

  作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公办养老机构,杭州市第三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市三福院)去年10月开放时,场面火爆,超过4000人报名预约“抢”2000张床位。但令人意外的是,该院正式运营半年来,2000张床位中仅290人入住。

  入住率仅14% 4000人报名预约后,经过对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年龄情况等五方面的评估,3800人符合入住条件。“但有723位(约占19%)老人放弃入住,近70%的老人选择观望。到目前为止,入住率只有14%。”市三福院副院长李利明说。

  “这里的生活很快乐。”74岁的金大伯说。唯一让他感到失落的是,老伙伴太少了。

  是什么造成了“床等人”?

  26日,杭州江干区的苏阿姨到这里参观,看到价格表后,苏阿姨有些犹豫了。“标准间1500元/月/床、大单间3250元/月/间。其余的单套间和双套间收费为4100元/月/间到7500元/月/间不等。此外,再加上护理费用,这些收费有些让人吃不消。”在苏阿姨的印象里,同等条件下,公办养老机构的收费应该比民办低。收费高让很多老人打了退堂鼓。

  李利明坦言,价格确实是造成入住率不高的原因之一,但作为全国首批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点,市三福院还采用了准入评估机制和公开轮候机制(不同类别的床位,如自理型、护理型和失智型,是按照评估分数的高低排序,轮候入住)。“在这两个机制的调节作用下,老人们不理性的‘从众’行为得到了缓解。特别是低龄老人不急着进养老机构‘占座’,等进入高龄期,评估分高,同样有机会入住,这样低龄老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李利明说。

  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之路该咋走?

          杭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办养老机构改变机制,走市场化的道路,一方面缓解了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压力,另一方面老年人今后有了更多的选择,改变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生存艰难的情况,对今后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都将产生良性的作用。李攀文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