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安居”的幸福搬迁

05.10.2017  12:26

  实现百姓的“安居梦”,一直是黑河市委市政府的案头要务。今年年初,黑河将市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列为2017年民生1号工程,并于3月启动。项目规划期为三年,动迁5720户。其中,4914户的征迁工作将在2017年内完成,估算总投资约17亿元。

  在黑河棚改第二项目组,刚刚签完协议的五中新区棚改居民徐庆霞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我用48平方米的老房子加上政府给的相关政策补贴,换了一套80平方米的电梯房。快60岁了,房子大事解决了,就再没有后顾之忧了。”由于历史原因,黑河市五中新区、西部沿江区、幸福一队等区域形成一定面积的棚户区。棚户区内“房连房”“楼挤楼”,基础设施老化、落后,生活环境尘土飞扬、臭气弥漫,群众都期盼早点搬出去。

  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黑河市委市政府工作的着力点。市委市政府在城市棚改工作中下大决心、下大力气,抢抓政策机遇,着力改善民生,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取感和幸福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挂帅黑河市区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办公室主任,频繁深入棚改一线,现场办公、听取汇报、跟踪问效,督导棚改进程。

  征收补偿方案涉及拆迁居民的切身利益,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黑河一改由企业人员入户登记测量的传统模式,加强力量配备,从市、区各机关单位抽调110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棚改一线从事征收工作。同时,制定了《黑河市市区棚户区改造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制度》以及“五严禁、八不准”的工作人员守则等十几项规章制度,确保棚改人员廉洁自律、阳光操作。黑河还召开各类棚改动员、推进、现场办公、专题研究等会议达200余次,走访群众万余人次,征集社会各界合理有效建议80余条。棚改方案公开透明并张贴公示、居民信息细化到“一户一档”。面对户籍手续不完善、家庭房产纠纷、居民心存疑虑等问题,棚改工作人员现场加班加点,与街道社区联动办公,并一次次上门讲解政策、解决难题,直到群众完全满意为止。

  黑河市提供了多层、高层、期房、现房等房源,供给有多元化需求的百姓来选择。通过对受益人群、适宜面积、地理位置、经济能力等综合因素的分析,黑河以购买和统筹等方式筹集了700余套现房,既为急需入住现房的棚改居民提供了安居之处,同时也解决了市内部分房地产企业剩余的楼房库存。此次棚改工作启动的半年多时间里,无论是入户调查、现场评估,还是集体土地征转、签约补偿,各环节都真正做到了公开、透明、公正,得到了广大棚户区居民的认可与支持。目前,黑河棚改签约率达93%,群众支持率已超过98%。

  “通过棚改建成一片新居、改造一片环境,让更多的群众获取幸福感。”黑河市棚改办主任顾杰表示。此次棚改,也创下了黑河城市建设史上棚改面积最广、投入资金最多、补偿方案最实惠等多项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