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族精神铸学生脊梁(大家谈)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19日 05 版)
弟子三千的教育传奇,岳麓山上的声声教诲,石船山中的朗朗明月,穿越千年历史时空,中华文化文脉不断、薪火相传。本版从9月15日起,围绕“文化基因如何植入孩子生命中”这一话题,连续刊发了三期“大家谈”,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就像一枚文化之石,激起了更多涟漪。
今天,我们刊发这篇来自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执教60余载的特级教师于漪的切身感悟,希望引起更多教育界人士的思考。
——编 者
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在北师大的讲话,真的太解渴了,非常及时非常重要,让我们如饮甘泉。9月17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开了个学习讲话的座谈会,老师们的观点很一致:总书记的讲话,不独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的更新,而是强调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
育人先育德,人有了脊梁骨才能直立行走;人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精神支柱,就能成为真正的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是教师育人、育德的深厚沃土,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
如何将文化基因植入孩子生命?学生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要用制度和法规的形式固化,首先要在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中贯彻落实。我作为专家,曾经参与《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制定,提出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体系:“文化认同”,就是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四项内容列为重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上,同时要有机融入所有学科,让学生充分领略并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厚和魅力,知道根在何处,方能从容面向未来;所有学科都确定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传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与熏陶。
我当了多年语文老师,退休之后,仍然全程参与了上海语文学科的几轮培训工作。在探索中我感到,传统文化教育“文本中开掘、过程中点拨、情感上激励、思想上启迪”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将知识、思想、情感、价值观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德育与智育的双重滋养。
要让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文化入耳、入脑、入心,应该鼓励探索多种多样的操作方式。比如,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各学科性质,上海分学段列出民族精神教育的21门学科的分层指导意见,小学以启蒙、兴趣为主,初中以理解认知为主,高中以理性思考为主。与课改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内化为理想信念,外化为自觉行动。两年多来,上海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年级一直在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课本》,而小学一年级是通过听音诵读,让孩子们更容易感受古诗文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这话讲到了教育的根本,讲到了教师的心里。“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为人师者,以精彩教学弘扬中华文化,以民族精神铸学生脊梁,以赤诚与智慧谱写教育的华章。
(作者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