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联体今年将推行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急慢病分治

07.02.2015  13:14

  黑龙江新闻网讯(记者曲显昊)去年,哈市19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1家二级以上医院与8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30个医联体,大医院医生轮班到社区医院坐诊,市民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医疗服务。今年医联体又有哪些惠民新举措?6日,在哈市卫生计生体制改革暨2015年哈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现场,哈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李若奇接受采访表示,今年哈市医联体将实现管理支持、技术支援、双向转诊、信息共享等多层面联合,实行分级医疗、上下联治的诊疗流程,建立互惠互利且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新机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李若奇表示,今年大医院医疗资源将与基层医院共享。“患者可以在基层医院采血,血样由专车送至大医院检验,检验结果通过上下联通的信息化系统传输回基层医院,指导医生在社区就能对居民进行治疗。”

  李若奇告诉记者,今年还将探讨护士多点执业。“大医院有很多年龄相对较高的优秀护士,在值班、值宿时面临身体等原因,可以将这一部分优秀的护理资源下沉到社区,投入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服务中,进行护理指导以及老人的康复照料,这样就可以把大医院的护理资源也下沉到社区,延伸医联体服务范围。”

  今年哈市医联体将开始逐步实行社区首诊,急性病和慢性病分开治疗。现在哈市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开展“家庭医生”服务,这一做法,为下一步实行社区首诊打下了基础,让市民愿意在社区首诊,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转到大医院,最终实现双向转诊。

  “今年,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将首先在社区进行筛查,由大医院派医疗团队,对这些病人进行进一步筛查,需要到大医院进一步检查的,通过转诊车走绿色通道送到大医院。这就形成了慢病在社区进行治疗,急病、重病到大医院治疗。”李若奇表示,他们正在打通大医院和社区医院涉及到医保政策的衔接。

  李若奇介绍说,下一步将在各个区县建立康复医院,一些在基层医院就能治疗的大医院患者可以下转到这里,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大医院人满为患的问题。

编辑:陈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