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考古有重要收获 1850余幅史前岩画填空白

16.09.2015  10:08
披毛犀复原图 - 新浪黑龙江
来源: n.sinaimg.cn
考古发掘的大兴安岭岩画,白桦岗兽披毛犀 披毛犀复原图

  15日下午,省文化厅召开大兴安岭岩画调查与北山洞遗址考古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2年至今,我省考古研究所在大兴安岭岩画调查与北山洞遗址考古试掘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岩画纹样有三类以人和动物为主

  大兴安岭是我国古代鲜卑、室韦、蒙古等多个民族的发祥地和繁衍生息的地方,在历史上同属中华文化传承地区,遗留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黑龙江省考古学者曾在大兴安岭漠河与满归一带的深山里,发现“交唠呵道”彩绘岩画。

  2012年10月,在大兴安岭人迹罕至的山峰岩壁上又发现大量彩绘岩画,黑龙江省文化厅委派省考古研究所组成岩画考古队,开展相关调查工作。经 过2012至2015年的考古调查,在东起呼玛沿江乡狐仙洞、西至漠河西北的仙女洞岩画地点,北起黑龙江边的绥安站小黑石砬子“凤凰”纹样岩画、南至八十 八岭岩画地点约16. 7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先后发现31处岩画点、1850余幅彩绘岩画。

  大兴安岭岩画大多分布在人类活动不易到达的群山深处、相对凸立的山峰“石砬子”的岩壁立面上。大兴安岭所发现的史前岩画,全部为红褐色彩绘岩 画,颜色深浅与其暴露朝向、风雨侵蚀程度不尽相同有关。颜料当属于人为调合富含铁锰原料等红色粘合颜料,人工直接用手涂绘。。岩画纹样主要有三类,以人物 和动物的为主。第一类是人物,有单人的、双人的、三人的和多人的,人物形态主要为双腿并拢或叉开,多数双臂平伸;有些人物可以分辨出的男女之别。第二类是 动物纹,有狼或犬、马、野猪,鹿、虎、飞鸟(和似龟形)等图案。在上述主要都是写实的人物动物为主的彩绘岩画中,还发现有一条“S”形,头上排列有四支立 角状的“”纹纹样。第三类是其它,有相对比较抽象的日、月图案等。

  大兴安岭岩画的发现,初步证明了大兴安岭是孕育黑龙江乃至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是早期人类繁衍栖息之地,填补了黑龙江省早期人类历史研究空白。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