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五个一批”工程“嫁接”项目化管理模式

14.09.2015  12:19

  “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黑龙江加快发展带来机遇,佳木斯也为先行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探路。改革两年,成果、经验及创新精神被广泛推广、复制,改革红利惠农利企。改革如何再深化?佳木斯市创新尝试,用项目化模式抓“五个一批”建设,在先行先试的“试验田”上解答现代农业改革怎么抓、抓什么的问题。 

  “抓一批重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一批重点改革典型;抓一批农林产品加工项目和基地;抓一批绿色食品基地和对俄出口基地;抓一批农产品销售龙头企业。”这“五个一批”是佳木斯市根据该市农业发展实际,对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细化和实化,既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抓手,又是产业布局的抓手,也是深化改革的抓手,更是打通一二三产业的抓手。 

  为了让“五个一批”建设谋划工作更细,覆盖改革内容更广、推进力度更强、工作措施更实,佳木斯市制定了《“五个一批”项目化任务书》,用项目化模式“嫁接”农业,让各地(市)抓现代农业改革有据可依,有法可施,有标准可循。 

  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各县(市)及有关部门的几轮研究与推敲中形成了任务书。任务书明确了目标类别、项目名称、实施内容、落实地点、计划投资、完成时间、进展情况等内容。在目录上除了主要内容之外还特别标注了项目已落实、在建、拟争取、拟招商、谋划等项目,从细节处可见改革的长期性和连续性已经被充分考虑其中。 

  思考了什么,做成了什么,还要做什么在任务书中统统有迹可循。这既是改革的时间表、任务表,也是挖掘潜力,蓄足后劲的“储备表”。任务书“一亮相”让没有目标的明确了方向,让没有动力的感到了压力,让敢想敢为的更加勇往直前,改革的内生活力被充分激发。 

  据了解,佳木斯市列入“五个一批”建设项目共有270个,总投资268.6亿元。目前在建项目210个,已完成投资55.8亿元,占总投资的20.7%。2015年将实现投资127.9亿元,占总投资的47.6%。已谋划未实施项目60个,计划投资90.7亿元。涉及重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89个,重点改革典型项目72个,农林产品加工项目和基地项目41个,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和对俄出口基地项目42个,销售龙头企业项目26个。 

  “五个一批”焦距的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围绕建设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业、“三江治理工程”、美丽乡村等发展机遇,加大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力度,抓一批重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围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从创新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五个创新”和推进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和社会化服务方面,抓一批重点改革典型。 

  围绕高端精制大米,玉米、大豆、发展快餐食品,米糠及米糠炼油、稻壳发电、玉米油、生物发酵、非转基因食用油、多功能高品质豆粉等精深加工产品,抓一批农林产品加工项目和基地。 

  抓住“龙江丝路带”的发展机遇,推动绿色食品原料基地认证工作,引导加工企业自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创建绿色品牌,扩大对俄出口农产品数量,提高升级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生产能力,抓一批绿色食品基地和对俄出口基地。 

  利用绿色特色资源形成的品牌价值和省每年投入资金鼓励在外埠建立旗舰店、连锁店的契机,用好“佳木斯大米”国家地理标志,叫响“佳木斯大米”品牌。加强与国内外大品牌、大集团、大企业合作,抓一批农产品销售龙头企业。 

  今年,佳木斯市又提出以“打造百公里绿色生态稻米长廊”、“建设百万亩优质水稻示范带”为内容的“双百工程”。发挥佳富路、同三路两侧水稻生产规模集中连片、稻米加工企业集聚的优势,加快推进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现代农业改革的延伸,“双百工程”将涉及改革重点的八大方面装进“”字号口袋,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树起精品样板。(王冬 刘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