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农业基础羽翼待丰

29.10.2015  11:17

  本网讯(张霁月)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根基,随着“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不断深入,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换挡升级释放出农业的新活力。尽管根基日趋强壮,但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反映出不少困难和问题。 

  先天不足后天弥补 

  水利是农业之命脉。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水利设施建设在我市水利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一笔。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江河堤防1691公里,保护耕地1581万亩、人口239万人。全市共有大中小型水库30座,小型水库27座,蓄水能力达到2.74亿立方米,占地表水总量的9%;全市总播种面积1688.78万亩,万亩以上灌区28处。 

  虽然水利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整体来看,由于农业水利建设历史欠账多的“先天不足”导致基础设施仍存在脆弱、老化、失修等问题。大型灌区等水利设施主体建设与配套建设不同步,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地方出配套资金,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地方财力有限,导致配套设施无法及时建设。 

  桦南向阳山灌区迎来了机遇,水田的节水增量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已到位中央财政资金4375万元,可新增灌溉面积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4万亩。“节水增粮项目是我们多年想干,始终没有能力干的事。”向阳山灌区管理站孙先立告诉记者,他们灌区的基础设施在全省来说算中游,放在全国来比就落后了。一些渠道闸门等设施还都是上世纪60年代建设的,设施陈旧直接影响水的利用效率,今年国家投入力度非常大,这个是黄金机遇。 

  建设资金有了但灌区的管理却跟不上节奏。记者调查了解到,灌区是农田供水的主要力量,但就目前来看,灌区普遍存在水费收缴困难的情况。拿向阳山灌区来说,去年这个灌区收费收缴仅完成了三分之一。某灌区工作人员无奈表示:“我们没有执法权,在收水费的时候很容易形成矛盾。农民不交,我们也没有办法。”水费的收缴主要用于水利工程的管理、维修养护以及更新改造,水费收不满就造成了水利工程失修、设施无法更新的恶性循环。即便后天弥补上基础设施的先天不足,灌区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仍迫在眉睫。 

  田间路影响生产侵蚀沟吞噬耕地 

  田间路是农民及农机具出入田间地头进行农田耕作的通道。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一些地方的田间路坑坑洼洼,破损不堪,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出行。 

  郊区大来镇复兴村村民终于圆了多年的修路梦。今年,这个村成功复制了该区美丽乡村模式,政府以奖代投,以村民为主体修建农田路。村委会主任杨青友激动地说:“我们村的农田路有1.4万米,以前路不好秋收时车根本进不去,年年都有车陷地里的情况,村民还得自己花钱往外拽车,实在没招了还用木板垫路。盼了几十年了,新路终于修成了,最深的地方垫了1米多,这回不怕再陷车了。” 

  复兴村的经验可借鉴,但在我市不普遍,田间路水坑满地,凹凸不平的地方还不占少数。从目前状况来看,依靠村级力量完成田间路修建很难实现。条条田间路如同支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毛细血管”,亟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重视起来,加大技术投入,灵活运用项目资金,确保田间路畅通无阻。 

  调查中还发现,侵蚀沟已经成为吞噬耕地,威胁农民生命安全的最严重因素。以郊区为例,这个区共有2033条侵蚀沟,其中大中型发展侵蚀沟1794条,侵蚀沟占地达到1180公顷左右,年均侵蚀强度2920吨每平方公里,如不治理每年这个区将减少土地面积59.2公顷。郊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侵蚀沟治理工作,以填沟栽树、栽植经济作物等有益尝试,变“吃田沟”为“增收田”。模式新、方法活,激发了农民自主治理的积极性。 

  在我市其他地方对于侵蚀沟的治理还比较缓慢,有的地方侵蚀沟大量分割耕地,有的大沟就横在户与户之间,造成机械耕作困难,种植成本增加,农民出行不便,加大了洪涝灾害的潜在威胁。 

  “水土流失最大根源就在侵蚀沟。”郊区水务局相关负责同志康代林说,“今年郊区将投资1200万元治理35条侵蚀沟。侵蚀沟治理应该先规划,后实施,避免盲目性。我们到外地学习侵蚀沟治理经验,总结出侵蚀沟的治理应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每条沟采取不同的措施。更应该发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资金投入机制也需要完善。” 

  农业重大基础设施及农村建设项目已经被列入我市“五个一批”建设中。通过打牢农业基础,民生幸福必将成为丰收与增收的最终归属。(佳木斯日报记者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