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郊区三十五条“吞田沟”被“封嘴”

01.09.2015  11:54

  本报讯(王冬宋洋)“赶上雨水大的年景,这地就成片地往下塌,你看这大深沟也就三四年的时间被冲成了这样。”佳木斯郊区大来镇山音村农民孙景涛望着横在田间的侵蚀沟一脸无奈。近年来,随着水土流失逐年加剧,郊区所辖范围内侵蚀沟的“胃口”不断增加,临水耕地每时每刻都面临被“吞”的威胁。为了保住良田和家园,今年郊区将重点治理35条“吞田沟”,通过工程改造和植被保护等措施促进地块生态恢复。

  8月17日,在山音村,新栽的小树苗绿意盎然,如同一排排士兵“驻守”在沟坝上,沟底部“谷坊”已经修建完毕。由于该村40%的耕地都在半山区特殊地势,山水长年冲蚀形成了小侵蚀沟道,村里3条侵蚀沟已经长达2500米,涉及199户。今年,这3条侵蚀沟全部在治理范围。

  “每年都‘吃’三四垧地,那可是五六万块钱啊。”孙景涛对“水患”一脸无奈。“咱们走的这条道原来都是地,沟撵着地走把路断开了。原来直接上山就10来分钟,现在村民绕着走得半个多小时,真是被这沟害苦了。”春种秋收的时候村民就组织大车小辆平整一条路,避免发生“车栽沟、人掉沟”的危险。

  听说区里要下大力气治理侵蚀沟,可乐坏了山音村村民。村民马思贤舍掉了30多条垄为治理让路,村民积极出义务工栽树,26000棵杨树苗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栽遍沟坝。郊区水务局还将陆续进行沟头防治和沟底防护等工程。“沟吞田”和山音河淤堵问题迎刃而解,悬在村民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了下来。

  据了解,佳木斯郊区共有田间侵蚀沟2033条,占地面积285公顷,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0.25公里。这个区拟通过三期工程进行治理,今年重点治理35条侵蚀沟。侵蚀沟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全部实施后,可大大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减少土壤侵蚀,优化生态环境,增强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能力。郊区还将复制“美丽乡村”模式以点带面,用治理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激发各乡镇、村屯、农民开展侵蚀沟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编辑: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