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森工自然保护区再次拍到野生东北虎、东北豹

10.07.2014  12:18

  东北豹

  东北虎

   □本报记者赵辉马一梅

  日前,省森工总局对外发布消息:中俄边界老爷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内设置的远红外摄像器材,再次成功拍摄到一只野生东北虎和一只野生东北豹活动画面。经专家比对,证实它们就是去年9月在此地被拍摄到的野生东北虎、豹。

  虎豹接踵出镜老爷岭上安家

  2014年3月31日夜间,1只野生东北虎闯入了老爷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设置在保护区内的远红外摄像镜头。老虎在雪地里穿行而过,天色虽暗,但它那身招摇的美丽花纹,依然清晰可见。由于这次拍到的也是老虎的右侧身影,经过专家对其花纹比对,很快得出答案:此虎,正是去年9月22日6时30分,同一地点监测到的那只野生东北虎。

  无独有偶,4月13日,远红外摄像镜头又捕捉到了1只野生东北豹的身影:4月13日4时03分,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保护区内,一只斑斓、绚丽的野生东北豹,迈着优雅的步子向镜头走来。经过专家对豹子身体花纹等信息比对,它也被确定为是去年9月1日该地监测到的那只野生东北豹。

  以上画面,是老爷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6月23日整理架设在保护区内的远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的。

  专家认为:同一地方、间隔半年以上、确认同一只野生东北虎、豹出没,基本上可以肯定在这一区域内,野生东北虎、东北豹们,基本适应了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始了在这一地区较稳定的生活。日前拍到的影像证明,这两只野生东北虎、豹,已经在老爷岭区域度过了三季,应该说,它们开始愿意在已经熟悉并喜欢的环境里安家了。

  人退虎进见证生态大改善

  从动物学角度来说,一只雄性野生东北虎的生存活动势力范围,大概300到500平方公里。两年内,同一地点两次发现同一野生东北虎、豹的踪迹,这说明它们生存的区域内,已经具备了以下三个自然条件:充足的食物、丰富的水资源、天然的繁衍生息屏障。

  我省森工林区一直把建设“北方生态屏障”和“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作为最高职责和神圣使命,把森林资源视作“命根子”。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不仅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还按照划定的森林、湿地、植被、物种四条“生态保护红线”,严格管制。为此,它们加大了对破坏林地资源案件的查办督办和行政问责力度;积极开展林地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林进人退”的“生态移民”战略以及“人退虎进”计划,对有野生东北虎、豹分布的林场所有计划地调整撤并。目前已有20多个林场、1万多人撤离原生产生活地,有效减少和控制了人为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抓好森林防火的各项基础性工作,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制,防止发生较大森林火灾。

  经过不懈努力,黑龙江的青山绿水得到了快速修复,森工林区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公顷蓄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四增长”;相继建起的21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了106.58万公顷,从而使野生动物黑熊、野猪、狍子、野鹿,以及猞猁、豹猫、狐、貉、兔、花尾榛鸡等得以“安居乐业”,就连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的野生东北虎、豹,在俄罗斯至中国东北的“生长廊道”上自由穿行的同时,也产生了“住下来、安个家”的意愿。

  辟建保护区再闻青山虎啸声

  2011年12月,省森工总局老爷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挂牌;2013年12月,该保护区全票通过了国家级东北虎自然保护区评审。

  为保护好野生东北虎、豹等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保护区除联合边防驻军部队、森林公安、各基层单位,共同开展对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的巡护稽查等专项执法工作,震慑犯罪分子。此外,他们还在保护区内建立了30余处野生动物补饲点,为冬季雪大难以觅食的野生动物补饲。

  保护区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生态保护的步伐。他们与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及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在老爷岭东北虎保护区架设了200余台远红外自动摄像机,监测区内野生动物活动情况,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科学数据;实行SMART巡护,保护区内设立专职东北虎巡护员,平均每人每年巡护200余公里。今年巡护员们已经发现了5次东北虎足迹、一处东北虎粪便、一次东北虎捕食现场;与全球环境基金会联合开展了“中国野生东北虎动物保护景观方法”项目,并与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开展了老爷岭南坡野生东北豹专项调查。目前,已经发现野生东北豹活体记录7条,发现疑似野生东北豹足迹记录40余条。同时,保护区还开展了野生动物监测大样方调查,即在保护区内设置四个5公里长、2公里宽的大样方,用于监测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活动情况。

  目前,野生东北虎基因档案已经建立,野生东北虎、豹的花纹库也已建设完成并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各项科研工作的开展,目前老爷岭东北虎自然保护不仅已经升格为国家级,更为野生东北虎、豹在我省森工林区美丽大森林里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又一安全庇护。

  跨国求合作生态保护无国界

  2012年7月,在俄罗斯海参崴举办的第六届以“自然保护无国界”为主题的国际论坛上,省森工总局代表做的关于《中国黑龙江省森工林区野生东北虎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的主题发言,受到了与会的专家、学者的好评,并对我省森工林区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给予充分肯定。

  为了使野生东北虎能够在俄罗斯至中国东北“廊道”上更自由地穿行,为了使东北虎等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2011年,森工林区在东北虎主要分布区域之一的老爷岭一带,划建了71278公顷的“黑龙江老爷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这个保护区紧邻俄罗斯,是中俄东北虎同行重要廊道中的重要一段。2013年6月,省森工总局代表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野生动物与狩猎局,共同签署了野生东北虎、东北豹保护合作协议。双方遵循协议内容,建立起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同时,各自推动野生东北虎中俄跨国生态廊道的保护和建设,确保野生东北虎、豹在重要活动区域内以及中—俄跨国廊道上,获得良好保护。

  目前,我省森工林区已有40个林业局设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单位。针对近几年野生东北虎出现范围不断扩大的趋势,他们还将在桦南林业局、双鸭山林业局设置东北虎监测站,在东方红林业局、迎春林业局、绥阳林业局和穆棱林业局增设东北虎监测站,以期扩大对野生东北虎的巡护和监测范围。在更好地保护起野生东北虎、豹种群,以及其猎物种群的同时,营造出野生东北虎、豹繁衍生息的最佳场所。图片由省森工总局提供。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