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候鸟养老推介:“天鹅”数下江南“候鸟”受邀北飞

14.04.2016  09:59

  “感谢黑龙江给我们江苏老人带来福利”、“马上就签约,今年夏天就飞到哈尔滨避暑”、“我们想去五大连池、镜泊湖,还想去齐齐哈尔看丹顶鹤”……为推介我省养老服务业,吸引“南雁北飞”,从2015年5月起,省政府挂帅、相关厅局组团“数下江南”,分别在上海、宁波、南京、苏州、广州、深圳等地举办了14场“黑龙江天鹅颐养联盟候鸟养老推介会”及“黑龙江绿色、有机食品展示会”等大型宣传推介活动。

  “天鹅”所到之处人气“爆棚”,龙江候鸟养老“风生水起”。记者在随行采访中了解到,我省优质养老资源和服务受到各地广大市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的青睐和追捧,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持续升温:目前,我省与各地养老服务组织机构以及社会投资主体,已经签订了150多份合作意向书。“夏季养老在龙江”的品牌越叫越响。

   “先天优势+后天努力”打造夏季养老天堂

  “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8.8%,林区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2.7万个,仿佛一座天然的‘森林氧吧’;黑龙江的湿地面积已达到556万公顷,占到全国湿地总面积的七分之一,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5个;进入2000年以来,黑龙江夏季平均温度仅为20.06摄氏度,夏季清爽怡人。”正如我省“南下”推介时所介绍的,由于“天赋异禀”,我省的养老服务业对于南方老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服务模式,让龙江的青山绿水、冰天雪地中蕴含的“养老养生精华”得到了充分释放。

  据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负责人介绍,目前,我省医养结合全面铺开,全省2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90%内设了医疗机构,基本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到90%以上的社区养老中心和居家老人;社区居家养老稳步前行,全省新建扩建289个城市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资助838个农村幸福院建设项目,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82%和31%;省级“互联网+养老”平台“老爸老妈网”的七个板块已开通试运营;建立的小额贴息贷款、省股权交易市场“养老健康板块”和正在筹建的养老产业劣后基金,将为产业发展助力输血。目前,全省各类养老床位达到19.3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0张,并引入社会资本筹建了180多个民办养老机构,大项目30个,计划总投资160亿元左右。同时,重点突出国家级北方夏季健康养老基地谋划,力争将我省建成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

   “政府搭台+服务优质”龙江渐成“候鸟老人”第二故乡

  我省在全国独创的“政府搭台”组团巡回推介、提供优质服务的方式被频频点赞,也得到省外各地老人的好评。

  南京市欢乐时光老年公寓院长解定兰告诉记者,他们服务的很多居家养老老人身体健康,经济情况良好,适合边旅游边养生,但不少旅游公司不愿意接待70岁以上老年人,像黑龙江这样由政府搭台、优质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方式让人放心。“没来之前就听说黑龙江是个消夏避暑的好地方,来后发现果然名不虚传。”梁菊华老人来自南京,当地夏天高温湿热使老人难以承受,在推介会上得知黑龙江气候凉爽,立刻决定和老伴来我省旅居。随后的一段时日,贴心细致的养老服务和按需设定、灵活多样的旅游产品就给老两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对记者说:“黑龙江人特别热情,工作人员更是细心,出去玩,怕我们累,大巴车都尽量开到离景点最近处,安排的食宿条件也特别好。

  最让她感动的是,在我省旅居期间正好赶上老伴李如林的生日,“老头79岁了,南京有‘破九’的说法,逢九是个大日子,我随口一提,工作人员就放在心上了,当天晚上老头就吃上了带鸡蛋的长寿面,想得真周到。

  此外,我省养老产品开发已成套路,推出7条特色精品旅居线路广受候鸟老人喜爱;精选的8大类适老型绿色、有机食品在南方推介中引起广泛关注;研发的针对老年慢性常见病和中医体质类型的10个中医诊疗系列套餐、6大类老年养生组合产品逐步应用。

   “持续发力+多点开花”擦亮龙江养老品牌

  “绿色健康,生态养老。大美龙江,养生天堂。”这是我省推介候鸟养老的口号,也凝聚了龙江人民对这片热土的质朴情怀。品牌已经叫响,“候鸟”老人跃跃欲试,如何把品牌擦亮,如何让南来的老人真正融入这方水土,爱上这份情怀,就需要我省多措并举,充分打磨好候鸟养老产业发展的“硬件”。

  省民政厅厅长蔡炳华告诉记者,为让更多老年人享受优质的服务,今后将在五个方面的创新上聚焦发力。一是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全产业链核心关节点,即管理上,形成“泰康”美式、“长谷川”日式、“书佑”韩式、“星源”台式、“安康”中式的共进格局;服务上,形成“好络维”等可穿戴移动远程医疗支持、“途牛、蚂蜂窝”旅居养老牵动、“三胞”家政照料关怀,以品牌激活产业核心需求,带动产业链条服务升级。二是创新养老产品,做强优势要素,即依托龙江天然生态,引导农林绿色特色适老型食品、保健品、药品研发推广应用,塑品牌、占市场;挖潜我省中医药服务产品,形成医养、康养、治未病特色竞争优势;引进日欧美先进老年福祉用品,先销后建落园区,打造养老大产业。三是创新技术手段,打好提升服务的“底儿”,即引进天津院士工作站、中科院上海干细胞和纳米技术及日韩团队,抢占老年医疗康复技术高地;引入中青华云、广州泰迪大数据挖掘企业,以大数据分析推进服务精准化、订制化;筹建中外结合国家级养老培训基地,打造人才洼地,形成集聚效应。四是创新市场空间,形成先入格局,即打通与俄罗斯间国际候鸟养老路径,以栖地和通道换市场;举办主题突出的国际、全国性养老产业展会,以特色资源禀赋强化市场占位;以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养老云服务平台为导引,用新渠道拓展新市场。五是创新资源配置,加速市场新供给,即引入华银养生小镇、石药养老康复园,形成新型生态养老城镇示范效应,激活林业、农垦等生态资源区;与农业携手让“美丽乡村”形成分布式养老供给能力;推进“公建民营”,消除政府资源参与市场竞争的不公;改革资金投入模式,采取以奖代补助推产业优势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