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大政,冰城加速前进中

28.09.2015  12:30

   编者按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媒体发出“唱衰东北”“唱衰龙江”的声音。这种声音严重背离事实,并产生负面影响。客观分析、理性看待新常态下的黑龙江经济,尤其是作为黑龙江龙头的哈尔滨经济,对于广大干部群众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至关重要。为此,根据哈尔滨市上半年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总态势,本报从政策机遇、产业发展、活力释放等三个方面,推出“哈尔滨在前行”系列综述,分析哈市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理性看待新常态下哈市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全方位展示哈市发展的新机遇、新作为、新变化、新亮点和新风采,以鼓舞全市各界与全省人民一道辩证认识形势,主动抢抓机遇,切实提振精神,积极迎接挑战,为振兴龙江经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龙江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去年以来,国家在事关东北发展领域出台了一系列高含金量政策,哈尔滨正积极利用新的国家政策机遇,进一步寻求上升新动力。

  从农业领域舒筋松骨式的改造,到工业层面调整优化“哈尔滨制造”,再到大力开放展开与全世界多领域合作……在当前中国经济整体面临下行压力面前,哈尔滨产业新脉络日渐明晰并富有成效。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哈市经济增速在逐步回暖。

  可以预见的是,哈尔滨经济活力也即将释放。

   土地大机遇里“蝶变”新未来

  位于松北区对青山镇上的对青粮库,经历多年设施老化失修状态后,在去年底实施升级改造。同步“改头换面”的,还有哈市各区、县(市)的数十家仓储库。为此,国家和我省共投入资金近亿元。

  巨大的支持,缘于国家去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简称“28号文”),“支持东北地区维修改造200亿斤仓容危仓老库”。

  对哈尔滨而言,“28号文”衍生的涉农支持或将更多。从创新农业发展体制到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再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哈尔滨可挖潜的空间依旧广阔。这个中国商品粮的重要产区,在让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步子更加稳健,也一直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上积蓄更多力量。

  2013年起,哈市即紧抓国家“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支持,开启了农业领域的创新性探索与变革的持续推进。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传统农业散户种植效率差、技术弱、质量低,我们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体系构筑等措施,正从根本上推进传统农业向高技术、高标准及规模化发展方式转型。

  按计划,今年9月底前哈市基本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今年哈尔滨土地流转面积将达到600万亩,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将达到350万亩,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社的比例将达到45%。

  这场史无前例的土地确权全面推进,让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改变。目前,哈市已形成了以承包农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陆续出现。在五常市,农业公司与省外科技公司联合作业,开始采用农用植保无人航空喷洒机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万亩水稻实施航喷。双方将合作成立新公司,面向全省为农作物航喷提供专业服务。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哈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6.9%。农业生产机制在变革、黑土地的基础正在夯实……看起来平静如常的乡村,内部早已掀起层层波澜。农业产业的蝶变,正在进行。

  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郑瑛琨认为,借势国家政策推力,今后龙江及哈市重心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形象塑造,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踩着政策鼓点重树“长子”风范

  国务院“28号文”,明确了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支持方式和力度,其中仅东北老工业搬迁改造资金就扩大到100亿元,下一步还将追加。借振兴东风,哈尔滨进一步加快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构“哈尔滨制造”新格局。

  “在整体经济下行调整阶段,黑龙江省由于产业结构中煤、油、装备等重工业密集的特点,面临比全国更为明显的困难。”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讲师刘晓光,曾与国家发改委相关部门专门赴哈市与省内多个地区考察。他认为,虽然经历去杠杆和去产能的阵痛,但龙江地区经济运行也呈现出一些亮点。

  “在哈市像奥瑞德光电、安博威飞机和誉衡药业,产值分别增长了57%、53%和123%。”刘晓光指出,在持续调整中,哈市经济结构趋于合理,企业产品结构已逐步升级。

  更多亮点,将在今后逐一呈现——企业大鳄不约而同选择在哈尔滨吹响进军千亿级新市场的号角。今年1月,中航工业旗下哈飞、通用两大飞机公司合资成立哈尔滨通用飞机工业公司,进军拥有数千亿市场份额的通用航空市场。此前,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投资的中国首个飞机拆解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哈尔滨,投身另一千亿级市场。

  此外,国家对创新创业的大力提倡,将使高校与科研院所众多的哈尔滨,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呈现出更多活力。而《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哈尔滨依托装备制造业技术基础的优势和条件,在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0个工业领域均可有效对接与发展。

  就在近期,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文件。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的措施还将重点支持东北装备制造、石化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积极支持核电、火电、石化冶金、高档机床等优势装备“走出去”。这些都将推动哈尔滨工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全方位“联接”合作全世界

  “28号文”传出一系列利好信息:“支持哈尔滨打造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建设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让哈尔滨从对外开放的“末梢”变成了开放前沿,成为中国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

  这些政策,无疑将惠及哈尔滨从金融到物流、从科技到文化、从商业到旅游等多个领域。借势这些宏观机遇,哈尔滨的外向发展底气充足,并放出近年不断加强的“立体”开放大招,要与全世界合作。

  在渠道上,设立了东北首个对俄邮政出口局,冰城邮品可辐射全俄罗斯,并建立了中国北方电商物流仓储发寄中心,物流将发往全球;在民间引导上,哈市乐狐网、敦煌网以及Come365等网站相继落地并上线运营。同时,哈埠金融机构在完善金融体系、对俄跨境结算方面大做文章,哈尔滨银行通过整合境外代理行网络及网上银行资源,开通跨境网购本币快速汇款结算通道。

  哈尔滨“外向”辐射力在明显显现。去年全年对俄进出口完成13.96亿美元,同比增长332.2%。当年初,得知哈尔滨要召开“跨境电商高端推介会”后,海贸会下属30多家大型南方电商在1个小时内火速报名找商机。

  哈尔滨对外通道建设仍继续发力:从航空货运、陆海联运,到扩展对俄航空客货混载、北美航空货运业务、哈欧班列开通……哈尔滨铆足了劲儿,全力打造面向俄罗斯、辐射东北亚、承接北美地区的国际大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哈尔滨正在申请综合保税区、临空经济区、中俄自贸区等政策平台,今后这些平台的成功落地,将使哈尔滨在国家开放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将使冰城进一步享受到巨大的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