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精彩的师者
哈工大报讯(王东升/文)2010年的1月我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我接触的学生都是90后的学生,他们个性鲜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速度很快,面临的竞争激烈,将来要承担重任。在他们身上,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都对教育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他们也是孤独、无助的,这不仅需要关心、理解,更要在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中,引导他们建立独立人格,学会处理矛盾与冲突。而所谓的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大多数是应试教育下的外力灌入,而非自己实践中内在产生。因此,要引导他们自己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体验用更深刻的思想感悟世界,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世界。这些无疑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怎么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始终萦绕心头。
我有幸在学校的支持下参加省和全国的教学竞赛,这让我体会到内容比技巧更重要,要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思考知识体系的改造,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我想讲好一门课,可以总结为内外兼修。
就外而言,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最重要、最直接的就是,既要有风格独特的著作,更要有经典教材。这种教材自成体例,内容、裁剪、思想均有独到之处,这是教师在支配课堂、支配教学、将生命融于教学,这就是很多名师为我们做的典范,这才是哈工大应有的高度和水平。
就内而言,自然要有深厚学养,崇高的品格、境界。在业务上,应博、精、深、高。广博的知识体系,有助于系统认识课程、学科的内在联系,及其与人类文明的整体联系,更有助于激发由此及彼的创新思维;精湛的业务水平,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要求,所谓独特风格就源于此。而真正的精彩和高手,还应有对学科、课程的深刻认知、深刻阐述,不再是人云亦云,不再是复制粘贴,不再是纯熟而已。这才可以引领学生看到事物的本质。如果能高屋建瓴地把握全局,那就更令人神往,也就会创造经典。此外还要有一种作风,对自己业务和思考的导引、约束、支撑,这是师生思想共鸣的基石,也就是师德、师风的培育,实现术与道的统一。
我思考更多的是,哈工大的青年教师怎么锤炼自己,达到博、精、深、高,哈工大的特色又是什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归结一个“实”字,哈工大的毕业生朴实、扎实、踏实、老实,我们的风格也是“实”,不虚、不假、不空,这个字就是我在哈工大成长中最深切的一种体会。
第一,讲求实干。无论科研、教学、工程,无论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目标都是解决问题、创造实实在在的成果。凭实力说话,不虚、不假、不空,自然能赢得大家的尊重。
第二,工作务实。这一风格融入到了人才培养的点点滴滴当中,成为哈工大习惯,成就哈工大制造。
第三,实事求是。哈工大人有勇气去面对现实问题,不空谈。
第四,真情实感。我们每个人都得到很多老师的帮助,他们耐心细致地指导我们,甚至连一个动作、语句的表达都让我们受益匪浅。去年何钟怡教授获得李昌奖时说:“获得李昌奖是对他一生的鞭策,他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鞠躬尽瘁。”这种实实在在的情感和责任,让我们年轻人看到了榜样,感受到力量。
所以我们的理想就是要做到门门精彩、堂堂精彩、处处精彩、一生精彩,做名副其实的精彩的师者。我想这应该是很多青年教师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