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官员不该是稀奇事

01.09.2014  12:30

  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消息,微博用户@橙子loveyou称,8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和小伙伴们爬山,在毓秀山偶遇新余市委书记刘捷,当时刘捷正在清捡路旁的垃圾。该网友直呼不敢相信,呼唤小伙伴们都到毓秀山求偶遇(8月31日《新京报》)。

  从安徽阜阳网友于拥挤的公交车上偶遇市委书记,到郑州电视台记者偶遇市委书记在地铁自助售票机前买票,偶遇官员一度成为新闻热词。本来,官员转变作风体察民情、倾听民声,这是好事。之所以会产生信任危机,质疑的倒不是走基层的意义,而是其真实性——是新的形式主义改变的作秀,还是脚踏实地的作风转变?

  其实,这也未必是多虑:现实中,且不说官员换位亲民体验的概率不高,而且表演的成分较浓,甚至不乏有跟班摆拍的。正因为官员下基层,接地气少,以至于难得一回的示范会异常夺目。

  从某种程度上说,公众质疑作秀的背后,蕴含的就是民意期待。尽管交通工具日益便捷,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不断疏远;虽然通联方式日益增多,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明显不够。

  偶遇官员,不仅不该是稀奇事,更应成为制度化矫枉:践行群众路线,就应把这种偶遇变成常遇,让微服私访、体验生活成为常态化的工作方式。而这,不仅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举过头顶、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中,也应通过内嵌到约束体系的方式,来堵住作秀的空间。

  偶遇官员的关键点在于:这样的亲民举动有多少持久力?唯有常态才能长效,这考量着官员践行群众路线能否脚踏实地,也能看出其所持的民生立场。

  江苏徐剑锋/读者

编辑:刘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