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储能力总体可满足国家临储玉米收购需要

23.11.2015  11:34

  11月1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业部财政部 、国家 粮食 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储粮 总公司联合召开的“当前 粮食 相关政策新闻通气会”上, 中储粮 总公司有关负责人称,总体可满足今年国家临储 玉米 收购需要。

   8000万吨收储能力用于今年 玉米 临储  

  在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 粮食 供给总体宽松、库存持续高企、仓容紧张的形势下,今年秋粮收购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和更大的风险压力。

  按照国家政策要求, 中储粮 会同有关方面严格选定委托收购库点,参与收储库点的资质条件除了满足 粮食 收购资格、银行开户、仓储设施及三年内无违规违纪行为等基本要求外,总公司对委托收储库点进一步提出了包括仓容要求不低于1万吨、提供银行AA-级(中等)以上资信证明,并提供人民银行无不良记录资信证明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目前, 东北 地区已安排 玉米 临储收购库点2958个。其中, 中储粮 直属企业库点(含租仓点)1260个。

  此外,为缓解 东北 地区有效仓容不足问题,最大限度提高 中储粮 直属企业收储能力,有效控制储粮和管理风险, 中储粮 总公司计划在 东北 地区建设新型具有防火功能的千吨囤3000万吨,将在今年秋粮收购中有效发挥作用。这项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仓容不足的矛盾。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国家 粮食 局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落实 国务院 部署,积极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和引导企业建仓。

  2014年6月, 国务院 第52次常务会议确定2014、2015两年建设 粮食 仓储设施1000亿斤,并把 粮食 仓储设施建设列入了国家重点工程。主要是考虑到 粮食 丰收,国际粮价比较低,国内 粮食 库存大量增加,仓储能力严重不足。

  截至目前,1000亿斤建仓项目共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92.85亿元,下达建设规模1083亿斤,今年7月追加的4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建设规模214亿斤,主要安排给 中储粮 总公司,以及仓容缺口较大的 东北 三省一区和增储任务较重的 广东浙江 等省建库。

  目前,上述中央投资计划已经全部下达,其中 东北 三省一区建设仓容合计595亿斤,大部分省投资分解计划已经落实到具体项目,各地正在积极施工建设,预计在今年秋粮收购过程中有1000亿斤左右仓容可完工并投入使用。

   中央财政372亿奖励产粮(油)大县  

  在秋粮收购方面,2015年中央财政拨付资金约150亿元,用于支持 粮食 仓储设施建设、“危仓老库”维修改造;明确跨省移库、简易仓储设施建设财政补助政策,加大腾仓压库工作力度,有效缓解 东北 地区仓容压力。及时足额拨付中央储备粮油、最低收购价与临时储备粮油利息费用补贴,支持 中储粮 总公司等全面铺开收购网点,做到应收尽收。

  此外,也不断加大对 粮食 主产区投入,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372亿元,比上年增加21亿元,其中安排 东北 三省一区114.5亿元,占全部奖励资金的30.8%。稳定对 粮食 主产区风险基金支持力度,包括 东北 三省一区在内的13个主产区 粮食 风险基金全额由中央财政负担,近期已将2016年 粮食 风险基金中央财政补助全部提前下达地方,其中下达 东北 三省一区 粮食 风险基金62.2亿元,支持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促进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发展效益。

  第三,稳步推动 粮食 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2015年中央财政及时拨付了 大豆 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资金,逐步实现了 大豆 、棉花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农民利益得到较好保护,明确继续实行 大豆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并指导地方完善补贴操作办法,提高财政补贴效率。继续支持实施 小麦稻谷 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 粮食 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最后,中央财政已提前下达2016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以及农业防灾增产等相关资金2011亿元,支持农民开展冬春农业生产,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