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东农民冬闲打短工挣俏钱

18.12.2014  13:46

  近年来,随着土地的集中经营,越来越多的农民得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劳动力转移、多渠道增收提供了可能。针对这一时机,克东县积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调整办学方向,把“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克东县职教中心坚持以市场引导培训、以培训促进转移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设农民工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平台。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利用农忙的间歇时间,或者送教下乡,或者送课到田间地头,培训时间不分长短,方式灵活多样,实用性强,针对性强,深受农民欢迎。

  日前,在该县职教中心的组织下,首批来自克东县不同乡村的45人,被送到河北石家庄务工。随行的克东县职教中心张军老师告诉记者,这次送出去的农民前期都在职教中心经过了专门培训,学有一技之长。这些农民工属于季节性的短工,除去春节之外,工作时间基本上是冬季农闲时间到第二年春播前的5个多月,人均务工收入可达2万元。另外,农民外出务工的企业,都是学校先经过认真考察确定的正规企业,与职教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农民在企业工作期间工资、食宿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完全没有后顾之忧。据悉,接下来职教中心还将陆续分批向外输出150名左右的农民。

  张军老师向记者介绍,培训和输出季节性短工是该校今年的一个工作重点,主要针对不能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农忙时,农民利用闲暇时间学专业技术;农闲时,利用学到的技术到外地务工,增加收入,形成了一年闲不着,内外都挣钱的“双赢”局面,很受农民欢迎。

  对于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调整办学方向,把“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克东县职教中心校长计洪文介绍说,该校除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外,还根据农村发展,特别是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需求,增设了财务管理、农艺技术等专业,开展了合作社理事长实务培训,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外,还采取与高校上挂对接、与中职学校联合办学、在各乡镇成立成职联校的方式,初步构建了立体化办学网络。年初以来,已培训技能型农民800多人。(高辉 徐兴超 记者 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