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东农民:跟着合作社 致富有“钱”景

20.10.2014  12:13

  黑龙江日报记者 姚建平

  行走在克东县的乡村田地,黄澄澄的玉米、水稻,火红的高粱,把大地浸染得五彩缤纷。“今年大丰收,你看这高粱长得都像小火炬似的。”日前,在润津乡忠信村的一片红彤彤的高粱地里,锋军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锋军手里拿着两株饱满的高粱穗高兴地说。

  “我们这玉米合作社,种高粱还是头一年,没想到咱这土地种这东西也适合呀!”“这可比大豆、玉米效益强多了,今年咱可有账算了!”和郑锋军一起来地里看作物成熟程度的社员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锋军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去年,拥有大型农机具18台(套),入社成员104户,带动农民215户,入社土地面积5200亩,在经营上实行四统一,即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农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当年就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不入社农民相比,社员每亩增收1000多元。合作社以地入股、合作经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有全家外出务工的,年底回来分红;留在村里的,除了年终分红外,在合作社打工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尝到甜头的农民都说:“这回就放心大胆地跟着合作社干,比咱过去一家一户自己单干强多了!”为让土地创造更大的效益,郑锋军和社员们在种植结构上做起了文章。“跟种大豆比,种玉米效益确实是高,种特色高效作物那就更有账算了。”记者一边听郑锋军与社员们分享着收获的喜悦,一边跟随着农民走过火红的高粱地,来到了一片金黄的田野。只见一株株一人多高的向日葵被沉甸甸的果实压得低下了头,手捧着籽粒饱满、排列整齐的大圆盘,郑锋军给记者算了一笔效益账:“你看我们合作社一共5000多亩地,去年全部种玉米,亩产1100多斤,每亩净剩不到100元。今年我们调整了结构,种了1000亩高粱、1000亩向日葵、3000多亩玉米,现在看全都大丰收。县里农业专家前两天给测了产,按最低说,高粱亩产大约1000斤,向日葵是400斤,玉米是1300多斤,按现在的市场价格算,去掉成本,玉米亩效益能达到300元,高粱500多元,向日葵能达到900多元,这样算下来,合作社今年总收入240万元啥问题没有!”郑锋军告诉记者,高粱和向日葵都是订单种植,降低了风险和成本,这两种作物今年试种都很成功,这样今后调整结构也有了抓手。

  从地里回来,已经到了中午,可是在合作社的院子里,几名检修农机具的农民还没有休息,其中一位对记者说:“昨天下地试车了,别的都没问题,换了这个零件就能干活了!”郑锋军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要等两三天才能收割,这几天机车也没闲着,先给农民代耕,怎么也能挣个油钱!

  采访即将结束,记者又了解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刚刚公布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公示名单上,克东县锋军玉米种植合作社榜上有名。郑锋军告诉记者,现在南方一个知名的酒厂已经与他们达成了合作意向,过一段时间将到这里来考察,如果合作成功,他们今后将发展粮食深加工,那样不但种植成规模,而且效益会更加可观。(编辑:李国红)

   
王文涛:构建具有龙江特色的营商环境品牌
  原标题:王文涛主持召开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第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张庆伟王文涛在哈拜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
  16日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原标题: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张庆伟主持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黄建盛:增强协商议政能力汇聚龙江振兴磅礴力量
   原标题:黄建盛在省政协十二届新委员培训班上强新华网黑龙江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