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克山县创造良好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19.01.2015  13:08

  本网讯(王玉华)这两年,克山县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的有模有样,各类农民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代农业带来的变化更是不容小觑。农业生产机械化,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等彻底改变了农民“面朝土地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在土地规模经营飞速发展的背后,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功不可没。
  2014年4月,克山县昆丰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融资,担保公司担保,在克山农行成功拿到2000万元贷款。“谋划2014年农业生产资料和土地流转费用时,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不说别的,光是种子、化肥就得不少钱。”有了这笔贷款,理事长田凤全对于当年的春耕心里便有了底儿。
  昆丰合作社拿到贷款并不稀奇,去年,该县各家商业银行共发放支农贷款16亿元,受益合作社125家、农户5874户。“四权”抵押等新的农业融资方式为该县农业发展加足了前所未有的马力。
  为创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早在2011年,克山县就开始开展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并由政府出资50万元成立了全省首家农村信用信息中心,包括金融行政部门在内的45家成员单位信用信息共承共享,实行动态管理。现在,该县共有6万余个信用户进入评级系统。
  以前,农民一到春耕就为生资资金问题发愁,常常是东拼西凑。该县在解决农业贷款无物可抵押,其他贷款方式额度有限、方式不灵活的问题上,通过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激活了农村土地用于融资的特性。确权后,农户土地可以用于抵押贷款,农户的土地经营权由原来的“不动产”变为“动产”,为土地经营权、预期收益权和其他不动产权打下了基础。去年,西建乡同联村的李国忠以62.7亩土地经营权作抵押,成功获得克山农行为其提供的20万元农户贷款,并用这笔钱筹备了春耕所需种子、化肥。
  在“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大好机遇下,克山县活化以土地为主的农村资本要素,把解决规模经营后三产资金需求量大和农业融资难的矛盾作为切入点,按照“政府做环境,银行做产品”的思路,积极拓展金融资本顺畅进入农业的渠道,用农村资本撬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有效解决了金融部门想放不敢放、经营主体想贷贷不到的“断桥”问题,大力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