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以订单引领农业调结构

07.03.2016  08:19

  2月28日,笔者走进兰西县榆林镇林城村育葱大户董伟的种植基地,看到绿油油的葱苗长势喜人,据了解,有20几年育葱经验的董伟,现承包300亩地,建设5栋大棚进行大葱种植。他生产的大葱,直接供应哈尔滨市场,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今年,兰西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围绕“一减四增”,打破玉米“一口咬”的农业单一结构格局,提升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质量和效益,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绿色农业,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走市场带动之路,实现种与销的互动双赢。这个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以种得好推动销得好,以销得好倒逼种得好。实施订单引领。去年,该县尊重农民意愿和市场规律,组织农民与需求主体签订销售定单,以销定产,给农民吃下“定心丸”。全县66家玉米种植合作社与中信公司签订玉米收购订单20万亩;丰硕南瓜等37家蔬菜合作社与哈尔滨高校后勤联采中心、莱阳蔬菜出口企业签订订单11万亩;乐姆公司、东金集团等企业直接与日韩客户签订7000万穗鲜食玉米出口订单。今年,落实订单农业面积60万亩。依托兰西地处“寒地黑土核心地带”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充分释放无公害整体认定潜能,实施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经济,扩大“三品一标”群体。全县新认证绿色、有机标志6个,绿色食品基地发展到8万亩,绿色食品实物产量1.5万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达到了47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达到4个。无公害农产品巡检、农产品安全监测合格率100%。“三品一标”认证标识达到600个。综合运用传统、O2O、众筹等多元化营销手段,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去年8月30日,阿里巴巴村淘项目落地兰西,县级运营中心及105个村级服务站全面启动;在京东商城开通了兰西馆;组织优质农产品生产主体与全省在域外建成的80家绿色食品销售旗舰店对接,以设专柜的形式开拓市场;全县农业观光园、采摘园和生活体验设施达到200处,实现了二、三产联动发展。在扩大电子销售范围的同时,注重搞好与哈尔滨大专院校、机关食堂、大型餐饮企业对接,目标是蔬菜销售量达到100万吨,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到3000元。

  走加工拉动之路,实现农业链条内展外延。这个县围绕杂粮、蔬菜、畜牧产品等优势资源,瞄准人们对安全、健康、原生态食品旺盛的市场需求,延长产业链,放大价值链,提高效益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在杂粮加工上,新引进了黑土优选、黑土庄园、黑土皇粮等3户杂粮生产加工企业,分别启动建设了杂粮生产加工销售综合开发项目,全县粮食加工企业达到20家,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带动杂粮及优质稻米种植面积突破21万亩,拉动农民经营性收入提高2个百分点。在蔬菜加工上,新引进投资2亿元的吉林金塔集团、山东莱阳投资1.3亿元的立信和投资2亿元的中舜等3户蔬菜加工企业,上马年加工能力为低温1万吨、恒温3万吨国际行业领先的生产线,产品全部销往俄、日、韩。截至目前,全县蔬菜加工企业发展到了23家,产能18万吨。到2018年,全县蔬菜面积将发展到50万亩,蔬菜总产达到200万吨,蔬菜产值超过25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在畜产品加工上,依托大辉牧业、艾禾牧业、胜缘牧业等8家畜牧龙头企业引领,全县生猪、肉牛、肉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92万头、9.1万头、22.8万只、314.2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4.2万吨、0.52万吨、1.1万吨。(董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