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县兰西镇“三张牌”打出致富精气神

01.12.2016  15:34
  本网讯(陈树槐) 兰西县兰西镇,产绿色特色、无公害农产品,这是优势;依山傍水,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这也是优势。如何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

  这个镇瞄准哈尔滨市民消费的需求,打出三张牌,串长了农民的“钱串子”。打特色牌,丰富市民“菜篮子

  兰西,中国东北民猪之乡。东北民猪以其绿色、无公害的优良特性,已渐渐地被哈尔滨市消费者认可。为做大这个产业,帮助和鼓励农民养民猪,兰西镇坚持“政府协调、企业牵动、银行支持、政策保障、贫困户受益、多方共赢”的原则,创造性地推进“一扶多”精准扶贫民猪养殖模式,带领全镇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今年,兰西镇民猪饲养量达到1.6万头,养殖大户43户,农户增收达300万元。养猪大户刘海感触颇深:“我养猪挣钱了,靠的就是东北民猪是地方特色产品,消费者认可,这肉每公斤比市场价多卖5角钱。

  利用资源优势,兰西镇继续扩大笨鸡、鸭鹅散养规模,目前“永久”牌笨鸡蛋、鸭蛋已打入哈尔滨超市,山里的溜达鸡、河边上的散养鸭鹅成为城里人向往的美餐。打绿色牌,装满市民“米袋子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哈尔滨市民消费观念也变了,开始由原来的吃饱型向营养型转变。兰西镇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瞄准哈尔滨市民的“米袋子”,实施了绿色品牌战略。他们采取政府为媒介,企业与农户签订单的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特色、无公害产品。永久村依托黄崖子果蔬种植有限公司,大力推广代工、代种、代管的“庭院+”模式,吸纳贫困户带地入股,建私家菜园210个,吸引哈尔滨市民、各地驴友认购,亩均收入是传统种植的3倍,人均增收1000元。林盛村借助财政厅帮扶机遇,成立了“呼兰河右岸”生态农产品合作社,在十八湾景区沿线建设28个大棚、2个温室,种植辣椒100亩、马铃薯150亩,生产绿色生态瓜菜、种植有机杂粮、开展禽蛋养殖,产品主要销往哈尔滨各大机关、大专院校及中高端消费群体,以嫦娥西红柿为例,每斤市场价格在20元左右。跃进村农户与企业签订了2000亩绿色无公害小杂粮种植合同,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生产玉米面、小米、高粱米、黄米等农产品,精包装进入了市场。哈尔滨市道里区一位居民尝到“兰西镇粗粮”后,恐怕卖没了,回头一下子买了10袋回家。她说:“这东西是绿色无公害的,买一回要多买点,省得再买买不着。”农户仅一项实现增收400万元。

  打旅游牌,建设哈尔滨市民“后花园子

  兰西镇位于哈尔滨市一小时经济圈。为了能让市民在闲暇之余远离城市的喧嚣,领略田园风光,他们采取市场化运作,通过招商引资、对上争取资金、融资、个人投资等办法整合资金,开发黄崖子民俗村旅游产业,打造民俗风情、休闲养生特色旅游。目前,已初步建成了民俗博物馆、乔家大院、民俗景观大道、特色精品民俗和东北村落等旅游景点,让游人捡拾儿时记忆,体验一下怀旧之旅。

  这个镇辟建了一处占地100亩黄崖子休闲农庄。农庄有私家菜园区、瓜果欣赏长廊区、采摘食物加工灶具区、民俗休憩长亭、水果采摘园、农作物分辨区等,让游客体验一下回归自然乡村生活感觉。

  如今,旅游业带动了经济发展,让兰西镇百姓喜出望外。今年已经79岁高龄的杨淑琴老人和她双目失明49岁的儿子,娘俩每天都把门前小园中的蔬菜采摘下来,蹲在大门口卖了换钱。这让娘俩每天乐得合不拢嘴。“还是共产党好啊,让我们娘俩渐渐过上了好日子……”杨淑琴老人说这番话时脸上笑开了花,眼里却闪着泪……“旅游饭”让兰西的许多农户,走向致富路,走向了小康。

  今年,这个镇共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旅游业直接拉动农民增收600万元。如今,黄崖子民俗村已被评为国家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荣获“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王杨威  记者 董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