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黑名单 拦住“前科”幼教

08.11.2015  17:14

  4日,多名焦作市民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当地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幼儿园瑞丁丰泽园分园受到幼师刘某针扎虐待。据知情人士透露,刘某原为焦作市另外一家幼儿园的教师,因虐待幼儿被原幼儿园辞退,后来又应聘到这个幼儿园工作。

  (11月6日《大河报》)

  有前科的幼儿教师,何以能实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暴露的是监管漏洞,不仅幼儿园对教师的“把关”不严,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也存在失察。笔者认为,针对近年来各地频繁发生的教师虐童事件,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把好教师的“入口”,更应畅通“出口”。

  一方面,要严格幼儿教师准入制度。教育监管者和每一家幼儿园有责任对幼教岗位申请者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也要对其过往行为及心理生理状况进行考察,确保其具备胜任岗位职责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及时将不合格的教师剔除出局,并实现信息共享。刘某接连在不同幼儿园出现针扎儿童事件,而事发幼儿园却对聘用人员的历史毫不知情,反映出幼师在聘任环节由于信息不对等。若教育主管部门为幼教这一行业的从业者建立“黑名单”,及时吊销出现严重暴力甚至违法行为幼师的职业资格认证,并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恐怕悲剧将可以避免。

  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社会不能止于仅追究当事教师及当事幼儿园的责任,更实现“黑名单”的行业共享,才能避免有“前科者”改头换面从新上岗。

  戴先任

编辑: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