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托假称老乡博取信任 关节疼就医被开1200元感冒药

11.07.2014  11:51

  近日,市民樊女士因关节疼痛到哈市某医院就医。刚进医院大门就碰到了一个“好心人”,这个人和樊女士聊得火热,并把她带到一家没挂牌的中医门诊,说这里有 “神医”。樊女士花1200多元买了一堆中药,经诊所鉴别,这些中药都是普通的驱寒抗感冒药。根据樊女士的讲述,记者暗访数日发现,这些人行骗伎俩大致为散布虚假信息、“同病相怜”、低价诱惑三招。他们经常出没于各大医院挂号处、候诊大厅,把患者忽悠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造成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抓住患者看病心切的心理散布虚假信息是这些人常用的骗术。

  1日7时许,在哈市某医院门诊门口站着一男一女俩“好心人”,他们看到像是外地的患者,就主动上前问看什么病。一名男子刚进医院,就被其中一人拦住,并问他看哪科。男子说腰不舒服。这位“好心人”说:“今天专家号好像排满了,你过来我带你问问。”看到左边有导诊台,男子对“好心人”说,“大哥,这儿能问”。护士指了挂号方向,男子嘟囔一句“刚才那人说号挂满了”,然后去了挂号处。

  接着,这俩“好心人”又以“专家号挂满了”为由把不少人带到一边聊天。感觉对方着急看病,两人就推荐其他医院,还说自己是另一家医院咨询处的,他们医院不比这儿差,如果去了感觉医生说得对、看得好再给钱。不少人被打动询问医院地址。不知道地方的患者,两人还会送他们过去。记者跟随一名送人的“好心人”来到医院外,看到几个人上了等候在外的一辆灰色面包。

  对外地及农村患者,他们常热情地和患者打招呼,询问病情,或以“同病相怜”的身份现身说法自己如何治好病。他们还有一样本事,就是听口音辨别对方是哪里人,然后诈称同乡,获取信任。

  2日8时许,在哈市另一家医院门诊大厅,一位大包小裹的中年男子排队等待挂号。排了约一两分钟,他前面的“好心人”跟旁边的同伙说:“这得排到啥时候,我就来复查一下,这么费劲。”同伙点头附和。随后“好心人”对中年男子说:“你来看啥病?拿这么多东西,是外地的吧?”男子说自己坐了一宿火车来看病,胃不舒服,总打嗝。这位“好心人”立刻说,他之前也是这个毛病。“听你口音是七台河的吧?咱是老乡啊。这个病不用在这看,我在一家医院已经看好了,今天来就是确认一下。”“好心人”又说自己是怎么不遭罪就治好了病,最后终于问出了他们想要的话,“这家医院在哪儿啊?”“好心人”说了个地址,男子让他写下来,同伙立刻说恰好有纸笔。男子拿着地址,连忙道谢后离开了。记者暗访发现,这几名“好心人”私下对话都是南方口音。

  这伙人一共4人,他们总是排在队伍最后,和挂号的人套近乎,然后让他们去自己推荐的医院,待对方同意后,还会有人专门跟着被骗的患者。

  同样的疗效、更低的费用对外来就医的农村患者有很大诱惑。一些穿着朴素的患者往往成为这伙“好心人”下手的目标。

  4日8时许,在哈市某妇科医院,一位女子正在看导诊图,孩子不停哭闹。得知女子是坐最早的客车来的,孩子可能没睡好,一直站在她旁边的“好心人”立刻感同身受的样子,询问她来看什么病,还说自己等待挂号看心脏。女子说是妇科方面的疾病,“好心人”说大医院贵,这病出去一千块包治好,排队得排很久,孩子这样肯定睡不好,劝她赶紧去另一家家医院。

  女子拿到地址,抱着孩子走后,“好心人”又去了骨科候诊区,说自己是腰间盘有毛病,在别的医院花了一千块钱看好了。(作者: 冯紫路 王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