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惠农 精准扶贫

19.09.2016  19:42

2016年,哈尔滨市农业综合开发安排专项资金410万元,采取“兴业惠农+精准扶贫”方式,对13个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进行立项扶持,以切实提高村集体经济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发展力,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进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的扶贫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主动介入,把扶持村集体经济作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重点。

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提升村集体经济的主战场,在项目规划、项目设计中主动谋划项目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措施,大力扶持。按照规划,从2014年开始,累计投入1530万元,对55个村集体经济进行项目扶持,重点扶持村级“两委”班子战斗力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大的村,如道外区民主镇胜利村、五常二河乡新庄村、延寿加信镇新建村等,通过土地治理、产业化经营、科技示范等项目拉动,通过评选“惠农先锋岗”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形式,抓产业、促调整、树典型,形成强村富民新路子。

二、科学规划,找准扶持村集体经济的切入点。

科学规划和设计农业开发项目,使项目区农村经济和村集体经济同步壮大。明确村党组织和村委会领办的合作社及项目享有优先立项资格,采取连续立项、集中投入、三类项目配套、整体推进的方式加大扶持力度。探索农业开发投入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经济的国家财政资金按照比例折成村集体股份、形成的国有资产由村集体管理等有效措施,增加村集体增收的稳定渠道。

三、创新思维,探索建管新模式。

按照《2014年哈尔滨市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申报指南》要求,本项目的申报立项由市级农发办对《实施方案》进行批复,变为区、县(市)农发办对项目建设进行批复,《实施方案》及项目批复报市农发办备案,下放了审批权力,把项目规划、资金分配等职能交给基层开发办,发挥基层的能动性,增强项目制定、执行的针对性。

(来源:农业开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