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兴凯湖七年放鱼1500万尾

17.06.2014  12:00

  6月10日9时,一条条8至20厘米长的大白鱼、鲢鱼、鳙鱼等260万尾鱼苗从容器中顺着放流滑板欢快地潜入兴凯湖。这是鸡西市水产总站连续7年在禁渔期开展兴凯湖自然水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恢复和保护兴凯湖渔业资源,促进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当日上午,兴凯湖当壁镇景区异常热闹,一台台装有鱼苗的大小车辆一字排列在湖边,这些鱼苗来自市水产总站科研所、农垦震达兴凯湖大白鱼研究所等,都是经过严格检疫检验的上等鱼苗。

    农垦震达兴凯湖大白鱼研究所所长张晓光介绍,近二三十年,由于捕捞强度过大,兴凯湖渔业资源已严重退化,有些名优品种鱼类资源已枯竭。过去,一条渔船每天捕捞800斤鱼都是低产,现在一条渔船捕捞80斤就是高产,有的时候都打不到鱼,特别是兴凯湖大白鱼,已濒临灭绝。为保护兴凯湖大白鱼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农垦开始研发人工大白鱼养殖和孵化,并把人工孵化一年、两年大白鱼鱼苗在每年的禁渔期放流到兴凯湖,今年已是连续7年孵化驯养,并在每年禁渔期期间的6月6日—10日放流。

    今年全市共向兴凯湖流域投放鱼苗260万尾。其中,兴凯湖大白鱼原种鱼苗20万尾,鲢鱼、鳙鱼等鱼苗240万尾,今年比去年多投了60万尾。

    张晓光说:“我们放流兴凯湖大白鱼鱼苗时,有两个要求,第一,必须是原种一代,第二,必须在8厘米以上,这个规格主要是可以抵御外来物种。

    作为大白鱼人工繁殖第一人的张晓光介绍,兴凯湖放流工作今年是第7个年头,7年放流总量达1500万尾,今年增大放流量的原因,主要是兴凯湖自然水域发生了明显变化,水位升高1.2米,湖岸线退移15米,这样水体覆盖了一些植被,为鱼类繁殖孵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放流点附近的旅游用品商店老板张小磊说:“我是当壁镇土生土长的渔民,每次放流都在我家小店门前,我都能亲眼看到。放流这件事,对我们渔民来说是件大好事,尤其对兴凯湖大白鱼资源起着补充作用,让子孙后代及外地人都能品尝到鲜美野生兴凯湖大白鱼。同时,让我们渔民也有了生活来源。

    鱼苗放流后,市水产总站渔政执法人员深入到兴凯湖白泡子乡湖沿村,他们在这里张贴禁渔期通告,同时,认真倾听渔民心声和诉求。

    记者在捕鱼点看到,这里的渔船已全都撤出作业区,船加锁,网入库。市水产总站负责人详细了解了渔民对禁渔期的看法,这里的渔民对设立禁渔期非常赞同,并希望有关部门要加大查处违法捕捞力度,让鱼类在产卵期安全繁殖,让放流的鱼苗安全成长。

    鸡西市水产总站负责人介绍,6月6日开始至7月20日,兴凯湖水域进入为期45天的禁渔期。从6月10日开始,水产总站渔政执法人 员对兴凯湖的22个打鱼点的196条捕捞船进行检查,禁渔期间禁止一切捕捞作业,如果发现捕捞作业人员,将进行严惩,确保兴凯湖渔 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编辑:石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