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增殖放流护生态"鱼丁"兴旺

29.06.2015  11:44

  本网讯(王丽君 马怀华)  眼下,兴凯湖已进入禁渔期,浩瀚的湖面再次迎来鱼类繁殖高峰期。鸡西市水产总站抓住有利时机,利用两天的时间,在兴凯湖自然水域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这已是连续8年在兴凯湖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各种鱼苗1800万尾,有力地保护和涵养了兴凯湖渔业资源,改善了自然水域生态环境。

  6月6日上午9时,兴凯湖当壁镇景区异常热闹,一台台装有鱼苗的大小车辆一字排在湖边。来自鸡西市水产总站科研所、黑龙江农垦震达兴凯湖大白鱼研究所等单位的鱼苗,经过严格检疫检验,准备进行放流。

  鸡西市水产总站、鸡西市农委和农垦总局等相关部门人员小心翼翼加紧进行放流,一条条两年苗龄人工大白鱼、鲢鱼等160万尾鱼苗从容器中,通过滑板欢快地潜入兴凯湖。同时,许多外来游客和当地渔民也积极参与其中。6月19日,又一次投放140万尾鱼苗,两次共投放300万尾,其中,大白鱼40万尾,鲢、鳙鱼260万尾,平均身长在10-16厘米。

  一位来自吉林市的张女士告诉记者,鸡西市开展这样的放流活动意义深远,不但改善自然水域生态环境,还恢复和保护了兴凯湖渔业资源,促进了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一位当地渔民在一旁插话说:“在这里,我们已连续8年亲眼目睹这件好事,放流鱼苗,对我们渔民来说是件大好事,让子孙后代及外地人都能品尝到鲜美野生兴凯湖大白鱼。同时,也能让我们渔民过上好日子。

  据黑龙江农垦震达兴凯湖大白鱼研究所所长张晓光介绍,近二三十年,由于捕捞强度过大,兴凯湖渔业资源已经严重退化,有些名优品种鱼类资源已枯竭,尤其是兴凯湖大白鱼这个资源,已经濒临灭绝。为了保护兴凯湖大白鱼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在80年代末期,我们农垦与鸡西市水产总站科研所开始研发人工大白鱼养殖和孵化,在1997年和2002年几年间,成功完成大白鱼人工孵化。每年7月份,都进行大白鱼人工孵化,然后,把人工孵化一年、两年的大白鱼鱼苗在每年的禁渔期放流到兴凯湖,今年已连续8年孵化驯养,并在每年6月6日—19日禁渔期期间进行放流。

  张晓光告诉记者,为建设绿色生态渔业,每年在禁渔期期间,在兴凯湖水域还投放鲢、鳙鱼苗,不但增加鱼类品种,还可以滤食水中浮游生物,起到净化水质、改善自然水域生态环境作用。今年放流数量比去年多,质量好。

  据悉,鱼苗放流后,市水产总站与渔业执法人员还将深入到兴凯湖沿岸村屯进行执法检查,让鱼类在产卵期安全繁殖、让放流的鱼苗安全成长,确保兴凯湖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