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老师?美国教育界的最新反思

03.08.2015  16:34

  德宏观教:

  最近,观教君和北京某知名中学分管学校教学的副校长聊天时,听到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该校所在的区是个生源外流较多的教育大区,每年最优秀的一拨儿孩子都通过各种渠道流向外区。因此这所学校招到的大都是该区成绩比较优秀的那拨孩子。在他看来,造成这些孩子成绩没有足够优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们大多特别“心疼”孩子,不愿让自己孩子吃苦。

  这位校长的观点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解读,不过从某个程度上却是吻合最近关于美国教育界热议的“GRIT”,即咱们常说的“坚毅”或“毅力”。因为信息不对称或文化因素,今天中国的家长包括一些教育界人士对美国教育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读,比如对兴趣的过分关注,一以贯之的“轻松教育”等。其实很多时候,常识会把我们带到问题思考的起点。正如本文作者、中美教育研究专家韩博士所提及的,美国一位教育学专家的研究小组调查了很多企业高管,发现他们最关键的成功秘诀——既不是高智商,也不是高情商,而是“毅力”!

  看来,所谓“天道酬勤”、“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无论中美教育,都是相通的。

  今年(编者注:2014年)曾参加一个母校北京大学奖学金的颁奖仪式,之后和获奖的本科学生座谈。这些孩子们是最高学府选拔出来的获奖生,可以说是优中之优,但是他们依然要面临许多挑战。比如,本来对学科非常热爱,在本科一年级“更高深”的学习中,突然感到曾经的学业梦想似乎要坍塌了。再比如,大二可能有机会选择进实验室了,到底该怎样选择呢?

   作为曾经的科学家,我给他们的一个最重要的建议是: 兴趣固然重要,但是比兴趣更重要的,是“坚持”。 比如大一时,突然要适应最高学府的高水平学习还有智力竞争(很多同学都是省状元或省里前几名哟),知识量是如此之大,难度是如此之高,曾经热爱的学科可能也会变得不再那么“楚楚动人”了。这完全是正常的。在真正投身科研之前,许多知识就像散落的珠子,没有连成一串项链,看不出它们未来的用途,不能完全欣赏到它们的美。这个时候,学习可能不免会显得枯燥乏味,所以“坚持”特别重要。坚持度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阶段,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一个孩子没有尽力,我们根本摸不到他们的智力边界

   关于选专业,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当然应该首选有兴趣的、自己擅长的专业。但是万一没有选到自己心爱的专业,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要记住一点:当你入门之后,所有的学科都是有意思的,我们人类的求知欲都会引领我们找到家。 但是反过来,如果你看到表面的一点点枯燥就倒下了,不能投入进去,在门外晃,那么所有的学科都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这样的挑战实际上充斥着孩子们成长的各个阶段。家长们大概知道,当我接受你们的孩子进培训营的时候,只有约一半的学生是真正会学习的,是按照现在的轨迹走下去有希望成为人才的。我称这些学生为“幸福的学生”,因为他们已经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另一半同学是在门外晃的,不知晃了多少年了。他们看到那些真正学进去的同学,心里既羡慕又自卑,可就是迈不动腿。我把这些学生称为“不幸的学生”。短期的“不幸”是:每天十几小时的学习他们无法享受,他们的内心找不到自己,成绩不理想,自信建立不起来,压力很大。长期的“不幸”在于:他们如果按照现在的轨迹不纠偏地走下去,将与人才无缘。为什么呢?是因为我能看出他们的智力不行吗?不是。 我反复和家长们说过,当一个孩子没有尽力,我们根本摸不到他们的智力边界,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各方面的智力水平如何。我之所以断定他们如果不脱胎换骨就与人才无缘,是因为他们的意志和纪律性是如此的薄弱,或者说没有多少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