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节目怎成“养生意”?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要求整顿电视养生节目。禁令发出后,笔者打开电视,亲身体验了一些电视养生节目的“吸引力”。事实上,这些由公司制作的养生节目,背后念的却是促销产品的“生意经”,不少观众因此被“忽悠”。
养生节目“外包”暗藏广告
16日河南卫视播出的“健康就好”节目的营销目的显露无遗。节目声称,糖尿病可以通过摄取营养素来调理治疗,报名可以接受王涛博士远程调理。笔者拨打热线,客服人员说,“客户接受营养调理,先要加入会员,每年收360元的服务费和调理方案费;营养素目前由吉林服务中心统一订购,厂家直接发货。”客服人员说,因为营养素来自10多个厂家,统一订购是为方便会员、保证质量。
调查发现,类似的养生节目屡见不鲜。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不少养生节目都是由社会公司制作,然后以购买时段的形式投放到多个电视频道。“健康365”和“杏林好养生”,就都是由吉林一家传媒公司制作的。
“忽悠术”让消费者破财又误诊
一些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收看这类养生节目后,有的损失不少钱财,有的被“洗脑”后拒绝正规治疗,导致病情不断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湖南谷女士母亲曾在看到“杏林好养生”节目后,执意花4000多元购买节目推荐的“铁皮枫斗口服液”,结果致病情加重。
梳理发现,一些电视养生节目的“忽悠术”主要有“三部曲”:首先,主讲人往往先普及一些疾病知识,一般语言形象生动,很容易引起观众兴趣;其次,主讲人以举例子等形式,“不经意”地提到某种产品对此病的神奇疗效。第三,节目最后,总有现场观众讲述产品帮助自己战胜病魔的故事。
一些消费者反映,家中老人往往先被主讲人的“渊博学识”和“语言艺术”折服,接受植入的广告,最后被现场观众的“深情讲述”所感动,不知不觉被“洗脑”。
公众养生理念需引导
绿豆治百病,艾灸疗百伤,活吃泥鳅保健康……近年来,电视台的部分养生节目助推了社会养生乱象,误导了消费者。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王安白说,除了大师和养生类节目“忽悠术”高明,一些人轻信养生节目也与科学素养缺失有关。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姜辉表示,在整顿违规节目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应积极作为,尊重公众的养生需求,对公众的健康理念进行正确的指导。据新华社
编辑:陈雪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