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重塑乡村之美

22.10.2015  09:26

  乡村基础设施改造和精细化环境治理使哈市农村旧貌换新颜。

  乡村,曾经是诗意乡愁所在。但多年来的发展失衡,让乡村的美丽在不经意间褪色,乃至被人遗忘。

  转折在当下。

  大手笔改造基础设施、全方位构筑生态文明、进村入户开展文化活动、大力弘扬道德风尚、与时俱进发展特色产业……哈尔滨这场持续推进的美丽乡村建设,激发着乡村之美,也激发出乡村更大的发展活力。

  环境优化,乡村美丽有底气

  乡村之美,人居环境状况至关重要。

  走进巴彦县松花江乡永常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规划整齐的绿化带、宽敞美丽的休闲广场、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现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一点儿不比城里差。”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学很感慨。  

  永常村的变化只是哈市“美丽乡村”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为让农村旧貌换新颜,我市近年乡村基础设施改造全方位投入与治理规模空前。

  据统计,哈市已累计投资45亿元,硬化村屯路面1847公里、改造危桥265座,让村民出行条件大为改善;投资32.7亿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解决村民安全用水问题;实施农村泥草房和危房改造工程,改造泥草房10万户;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全市农村公路两侧、村屯栽种各种绿化树1000万余株。如今,双城区希勤村、宾县宁远村等村屯每逢夏季花香四溢、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成为亮丽的乡村风景线。

  如何让改造后的乡村环境保持常态化?全市乡村环境卫生治理新机制在积极探索。

  目前各区、县(市)通过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全面杜绝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等“五乱”现象,已起到显著成效。香坊区建立了村屯垃圾转运间、保洁队、门前三包责任制和卫生环境志愿服务队,对农村居民养成文明卫生习惯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帮扶共建成为哈市“美丽乡村”环境建设一大亮点。市关工委与宾县双峰村结对共建,为双峰村投入近百万元,建起村委会办公室和文化广场。省、市级文明单位发挥其在资金、技术、信息、项目方面的优势,与乡镇、村屯结对拿出一系列帮扶行动,解决了很多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也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文化搭台,农民生活有内涵

  环境变美了,乡村的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也不能落下。  

  一批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综合文化站等在乡村陆续涌现。据统计,全市农村目前已建成文化礼堂280个、文化广场647个、文化大院327个;综合文化站198个,实现乡镇全覆盖;农家书屋达到1883个,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在繁忙的田间劳作之余,村民的文化生活品质逐步提升起来。

  木兰县吉兴乡火炬村去年建起的小礼堂成为全村老少重要娱乐休闲场所。农闲时,礼堂内吹、拉、弹、唱不断。去年春节期间,村民们还自编自演一场“乡村春节联欢会”,从六七岁的儿童到70多岁的老人,上百人报名参加。演出场场观众爆满,欢声笑语不断。

  看起来平静如常的哈尔滨乡村,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自编自演秧歌舞、广场舞、二人转、京剧、快板书等娱乐活动,成为村民农闲时喜闻乐见的项目。各级文化、体育部门大力扶持民间剧团、农村业余演出队的发展,已成为丰富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这些群众性文化活动,还形成了如阿城的“莫勒真”,宾县的“魅力宾县·百姓舞台”、“姥家门口唱大戏”,尚志的“百馆千站送文化下基层”等一批文化品牌。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农村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日渐活跃,老年人“烧香拜佛看电视”、年轻人“白天赤膊晚上赌博”的状态已大为改观。

  乡贤文化也在积极保护传承中。朝鲜风情小镇、金上京历史博物馆、中共北满分局旧址、“四野”指挥部旧址、徽钦二帝坐井观天遗址等历史文化景观与遗迹得到修缮、培育与传承,宾县的农民画和柳编、木兰县的《乡村文化》刊物、方正县的剪纸,以及各种以农村生活为蓝本的本土文化品牌则成为各级政府鼓励扶持发展的对象。

  道德引领,春风化雨塑心魂

  道德与法制建设,是哈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核心。

  木兰县小学教师刘效忠长年坚守贫困山村教学一线,要借助自行车才能站立讲课。31年来,他所教的学生没有一名辍学,先后培养出18名大学生。这位最美乡村教师的事迹被广为传播后,引发群众广泛关注,让更多农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还先后推出评选身边的“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支书”、“最美身边好人”、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全市共推出各级各类身边好人2500余个。农民群众在自发推举身边典型过程中,也在身边典型实实在在的好人好事感召下,潜移默化提升自己的道德观,并形成强大的正能量学习效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中也得到进一步的落地深化。村干部、村民、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组建“百姓宣讲团”进村入屯,使党的政策及时、简捷的传达到百姓中间。针对农民的认知程度和接收特点,相关部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歌谣作品,传入每个家庭。一些民间艺人则自发把核心价值观编成打油诗传诵。

  法制教育进村入户,则保障了乡村的秩序之美。通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全市乡村共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6100余个,有效制止迷信、黄赌毒、非法宗教等活动。为提升农民的法治意识,各级司法部门常年组织“送法律下乡”、“法律大集”等活动,开设“法律常识”小课堂,有针对性地做好村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也强化了村民们的法制观念,引导未成年人学法、懂法、用法,增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产业跟进,强村富民筑根基

  无论是乡村的环境之美,还是构筑乡村多彩的文化生活,最终目的是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而乡村产业的发展,则在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道外区民主镇胜利村地处松花江湿地核心区,依托“万顷松江湿地”品牌,投资2亿多元,将40平方公里湿地整体规划为“六岛三池两滩”,建设了客服中心、游船码头、停车场,并修建百鸟滩、荷花池、菱角池等景点,大力发展旅游业。如今每到夏季,到这里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随着景区建设与投用,村民们也搬进了新开发的都市村庄——100多户农民已经住进了别墅。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我市已形成了宾县友联村、尚志市元宝村、道外区红光村、五常市半截河子村等一批产村融合发展示范村。

  利用自身特点开展特色种植、养殖,成为各地繁荣农村经济的主流方式。尚志市被称为“黑木耳之乡”,木耳、蓝莓等作物种植,给农民带来可观收入;巴彦县的生猪产业全国闻名,形成强大的带动效应;五常市、方正县的大米畅销全国各地,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部分地区发挥工业园区的优势,让美丽乡村建设快速提档。如宾县宾西镇依托国家级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推进旧村改造两个,涉及6个自然屯,农村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这些乡村经济发展模式,推进村民们物质生活极大提升,更为乡村之美的提档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